-
好酒
父子扛酒一坛,路滑跌翻。其父大怒,子乃伏地痛饮,抬头谓父曰:“决些来么,难道你还要等甚菜?” -
复跌
一人偶扑地,方爬起复跌。乃曰:“啐!早知还有只一跌,便不走起来也罢了。” -
一骂一捧
某人作京西路提点刑狱(官名,负责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一日,巡察到某城见县尉张伯豪不顺眼,就侮辱他,让他下马步走,骂他是个无能鼠辈。过后,提点刑狱在该城旅舍住下,有人禀报说:“你刚才所骂的人,正是御史台长官陶某的女婿。”提点刑狱大惊,跳起来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便连忙召见县尉,与他并排而坐。用茶毕,陪笑道:“我来本城之前,就已听说您有才干,刚才见了您故意说点使您泄气的话,您大人大量,言语脸色均像没听见一样,真是奇才,前途无量呀!”即命书吏写推荐文章送给县尉。 -
仁义忠厚
一个小偷夜晚钻到人家庭院里,准备偷东西。这家主人很谨慎,把所有东西都藏进了里屋,使小偷无法下手。小偷恨得牙痒痒的,大骂道:“这家也太不仁义了!”主人在里屋听见了,也大声应对道:“老兄也不见得忠厚啊!” -
史思明诗
安禄山被杀后,史思明继续叛乱,一直打到洛阳。其时正好是樱桃熟了,史思明的儿子在河北吃不到这样好的樱桃,史思明就准备派人送些给儿子吃,同时还写了一首诗带去,诗写道:“樱桃一笼子,半赤已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周至曾教导和辅助过怀王。)旁人都称颂说:“好诗!好诗!只是如果把‘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换一下,让‘黄’‘王’相押韵,就更好。史思明大怒:“我儿岂能屈居于周至之下!” -
公媳对话
刘髦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媳妇们先后上京城探望丈夫。大儿媳进京时,刘髦送她上船,用手拉她登上跳板,旁人见了都禁不住笑起来,刘髦说:“为什么笑我?如果她跌落水里,不是更加可笑吗?”小儿媳进京前,刘髦正生病躺着,便把她叫到床前,用手拍着枕头说:“老人的头怕风,你到了京城快买一块头帕寄回来。”第二天,小儿媳上路时,亲友们都聚集一起送行,刘髦又呼唤儿媳道:“你不要忘了昨天晚上枕头上的吩咐。”大家听了大为惊骇,询问原故,得知后才拍掌大笑。 -
鸽舌
有涩舌者,俗云鸽口是也。来到市中买桐油,向店主曰:“我要买桐桐桐……”,“油”字再说不出口。店主取笑曰:“你这人倒会打铜鼓的,何不再敲通铜锣与我听尸?”鸽者怒曰:“你不要当当当面来腾腾腾倒刮刮刮削我。” -
赤壁赋
庸师惯读别字。一夜,与徒讲论前后《赤壁)两赋,竟念“赋”字为“贼”字。适有偷儿潜伺窗外,师乃朗诵大言曰:“这前面《赤(作拆字)壁贼》呀。”贼人惊,因思前而既觉,不若往房后穿逾而入。时已夜深,师讲完,往后房就寝。既上床,复与徒论及后面《赤壁赋》,亦如前读。偷儿在外叹息曰:“我前后行藏,悉被此人识破。人家请了这样先生,看家狗都不消养得了!” -
姚江学术
有个督学考问监生:“什么叫姚江学术?”(姚江的一家之说。)监生答道:“有人说姚的学术胜过江的学术,有人说江的学术胜过姚的学术,两说并存,似乎难以分辨它们的高下和优劣。”督学只能啼笑皆非。 -
掘荷花
一师出外就馆,虑其妻与人私通,乃以妻之牝户上,画荷花一朵,以为记号。年终解馆归,验之已落,无复有痕迹矣。因大怒,欲责治之。妻曰:“汝自差了,是物可画,为何独拣了荷花?岂不晓得荷花下面有的是藕,那须来往的人,不管好歹,那个也来掘掘,这个也来掘掘,都被他们掘干净了,与我何干!” -
同席不认
有客馋甚,每人座,辄餮饕不已。一日,与之同席,自言曾会过一次,友曰:“并未谋面,想是老兄错认了。”及上菜后,啖者低头大嚼,双箸不停。彼人大悟,曰:“是了,会便会过一次,因兄只顾吃菜,终席不曾抬头,所以认不得尊容,莫怪莫怪。” -
罚真咒
一人欲往妾处,诈称:“我要出恭,去去就来。”妻不许,夫即赌咒云:“若他往做狗。”妻将索系其足放去。夫解索,转缚狗脚上,竟往妾房。妻见去久不至,收索到床边,起摸着狗背,乃大骇云:“这死乌龟,我还道是骗我,却原来倒罚了真咒。” -
恍惚
三人同卧,一人觉腿痒甚,睡梦恍惚,竟将第二人腿上竭力抓爬,痒终不减,抓之愈甚,遂至出血。第二人手摸湿处,认为第三人遗溺也,促之起。第三人起溺,而隔壁乃酒家,槯酒声滴沥不止,以为己溺未完,竟站至天明。 -
觅凳脚
乡间坐凳,多以现成树丫叉为脚者。一脚偶坏,主人命仆往山中觅取。仆持斧出,竟日空回,主人责之,答曰:“丫叉尽有,都是朝上生,没有向下生的。”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