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较岁
一人新育女,有以二岁儿来作媒者,其人怒曰:“我女一岁,汝儿二岁;若吾女十岁,汝儿二十岁矣。安得许此老婿?”妻闻之曰:“汝误矣,吾女今年一岁,明年便与彼儿同庚,如何不许?”——(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八》 -
携冻水
一呆婿至妻家留饭,偶吃冻水美味,乃以纸裹数块,纳之腰间带归。谓妻曰:“汝父家有佳味,我特携来啖汝。”索之腰中,已消溶矣。惊曰:“奇!如何撒出了一脬尿,竟自逃走了。” -
尽忠尽孝
某人纳进小妾,就去请先生给妾起个名,先生说:“这名起‘孝女’最好。”这人后来因纵欲过度得了痨疾,算命先生对他说:“你可再纳一妾,冲冲喜,病就会好的。”这人听信,又去请先生为新纳的妾起名,先生起为“忠女”。这人妻妾很多,纵欲更厉害,终于病危告险。他把先生喊来,问起命名的含意。先生告诉他说:“书中早有明解,你难道没听说过‘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吗?” -
吃白药
有终日吃药而不谢医者,医甚憾之。一日.此人问医曰:“猫生病,吃甚药?”曰:“吃乌药。”“然则狗生病,吃何药?”曰:“吃白药。” -
酒鬼发誓
某人嗜酒如命,天天吃得酩酊大醉。朋友们竭力劝他戒酒。他说:“我本来要戒的,因为儿子出门,我时时盼望他归来,暂且以酒浇愁罢了,儿子一回来我就戒掉。”众人说:“你要赌咒发誓我们才相信。”嗜酒者说:“如儿子归来还不戒酒,就叫大酒缸把我淹死,小酒杯把我噎死,跌在酒池里泡死,掉在酒海里淹死,罚我生为酒里的百姓,死做酒糟中的鬼魂,在酒泉之下,永久不得翻身。”大家问:“您儿子到底哪里去了?”他答道:“杏花村外为我买酒去了。” -
活佛旨意
有个和尚喜欢喝酒吃肉,大和尚屡次责备他。那和尚心里怨恨,就会集其他和尚,将脸孔涂抹一番,拿着木棒,威逼大和尚道:“我们是济公化身。现在关照你,我们佛门除了贪、嗔、痴三件事外,其他百无禁忌,喝酒吃肉有啥关系?!”说完,举起木棒要打,大和尚害怕极了,表示认罪,从此不敢再禁止徒弟喝酒。县官知道了,便逮捕大和尚给以责罚,大和尚说:“我情愿受老爷处罚,不敢违背活佛的旨意啊!” -
并非小事
乡里有个富翁家里订婚,一行人拿着盛放聘礼聘金的竹筐走过迂公门口。迂公夫妻站着观看,说:“我们试着估估这聘金有多少?”妻子说:“我看约有200两银子。”迂公说:“我看是500两。”妻子说没有,迂公说一定有,争到后来竟相互吵骂殴打起来。妻子说:“我打不过你,就算300两吧。”迂公还是责骂不已,邻居赶来劝解,迂公扳着面孔说:“还有200两不明不白,这难道是区区小事吗?” -
吃人
一人远出回家,对妻云:“我到燕子矶,蚊虫大如鸡。后过三山埉,蚊虫大如鸭。昨在上新河,蚊虫大如鹅。”妻云:“呆子,为甚不带几只回来吃。”夫笑曰:“他不吃我就勾了,你还敢想去吃他!” -
法术不灵
有个人说自己掌握长生不死的法术,燕国国王闻讯,就派使者去向他学习。还没有学成,那人就死了。燕王对使者非常生气,打算把他杀死。有个宠臣劝解道:“人人都怕死爱生。那个自称掌握长生不死法术的人自己先死了,又怎能保证您大王不死呢?”燕国这才没杀那个派去学法术的使者。 -
银鱼送命
银鱼,又名面条鱼,离水就死。一天,龙王做生日,各类水族动物都前去拜贺。分水犀因为时时入海与龙王办理外交事务,所以也去恭贺。走到岸边,正要下水,忽见水中一群银鱼,昂起头颅对分水犀说:“我们要去龙宫祝寿,苦于游行很慢,恐怕赶不及仪礼。您行动极为神速,请让我们附着在您身上,就可以很快到达龙宫,您的恩德将永远不忘。”分水犀一口答应。银鱼们便成群结队爬上犀身,从犀头到犀脚统统附满。想不到犀在水内行走时,两只头角将水分开,身上没沾着一点水滴,身上附着的银鱼统统干死。犀到达龙宫门前,站定回望,招呼银鱼,谁知已经没有一条活的。犀叹了一口气,说:“这群无知的小妖魔,只知道巴结逢迎,急躁冒进,恰恰白送了自家性命!” -
没坐性
夫妻夜卧,妇握夫阳具曰:“是人皆有表号,独此物无一美称,可赠他一号。”夫曰:“假者名为角先生,则真者当去一角字,竟呼为先生可也。”妇曰:“既是先生,有馆在此,请他来坐。”云雨既毕,次早,妻以鸡子酒啖夫。夫笑曰:“我知你谢先生也,且问你先生何如?”妻曰:“先生尽好,只是嫌他略罢软,没坐性些。” -
撒精
一人患㾀病,医曰:“必须用少男之精,配药服之,方可还原。”乃令人持器往觅。途遇一美童,告以故。童令以器置地,遂解裤,向臀后撒之。求者曰:“精出在前,为何取之以后?”童曰:“你不知,出处不如聚处。” -
抵偿
老虎欲吃猢狲,狲诳曰:“我身小,不足以供大嚼。前山有一巨兽,堪可饱餐,当引导前去。”同至山前,一角鹿见之,疑欲啖己,乃大喝云:“你这小猢狲,许我拿十二张虎皮送我,今只拿一张来,还有十一张呢?”虎惊遁,骂曰:“不信这小猢狲如此可恶,倒要拐我抵销旧帐!” -
只有一瓶
有人作客,十分嗜酒,喝了一瓶又一瓶,还嚷着要喝。主人笑道:“我来讲个故事,有个客贩卖瓷器,忽然撞见老虎张开血盆大口扑将过来,那人慌忙将一只瓷瓶投去,那虎不退,又投一瓶,又不退。一担瓷瓶投剩一只了,那人高声叫道:‘畜生畜生,你走也是这一瓶,不走也只是这一瓶!’”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