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之对
一个教书先生喜欢喝酒,而且常撒酒疯。一次,他偶尔出一字对——“雨”,要学生对,学生对道“风”。他又添成三字:“催花雨。”学生对道:“撒酒风(疯)。”又添成五字:“园中阵阵催花雨。”学生对道:“席上常常撒酒风(疯)”。先生说:“对虽对得很好,只是不该说我先生的短处。”学生说:“假如再不改过,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
大乳
一妇人两乳极大,每用抹胸束之。一日,忘紧抹胸,偶出见人。人怪而问曰:“令郎是几时生的?”妇曰:“还不曾产育。”人问曰:“既不是令郎,你胸前袋的是甚么?” -
鸣鹅
会稽有姥,养一鹅,善鸣。右军〔王羲之〕求市不得,遂携亲友就观。姥闻羲之至,烹鹅以待。右军叹惜弥日。□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手像生姜
有个傻子到街上,听见一个相面的在评论人的手相道:“男人的手软胖如棉花,身上就有大钱;女人的手硬瘦如生姜,稻谷满仓财宝盈箱。”傻子拍掌大笑道:“我妻的手像生姜啊!”看相的问:“你凭什么知道?”回答道:“昨天我被她打了一记嘴巴,今天还觉得辣辣的!” -
打半死
一人性最贪,富者语之曰:“我白送你一千银子,你与我打死了罢。”其人沉吟良久,曰:“只打半死,与我五百两何如?” -
七字课
一学生聪颖,对答如流。师出两字课曰:“月明。”徒即对曰:“日出。”又云:“和尚。”答曰:“尼姑。”师曰:“青山。”徒曰:“白水。”又出一字曰:“去。”徒即应声曰:“来。”师又合串总念云:“月明和尚青山去。”徒亦答念对云:“日出尼姑白水来。” -
是我
一师值清明放学,率徒郊外踏青。师在前行,偶撒一屁,徒曰:“先生,清明鬼叫了。”先生曰:“放狗屁!”少顷,大雨倾盆,田间一瓦,为水淹没,仅露其背。徒又指谓先生曰:“这像是个乌龟。”师曰:“是瓦(我)。” -
胖子行房
夫妇两人身躯肥胖,每行房,辄被肚皮碍事,不能畅意。一娃子云:“我倒传你个法儿,须从屁股后面弄进去甚好。”夫妇依他,果然快极。次日,见娃子问曰:“你昨教我的法儿,是那里学来的?”答曰:“我不是学别人的,常见公狗、母狗是那般干。” -
吃乳饼
富翁与人论及童子多肖乳母,为吃其乳,气相感也。其人谓富翁曰:“若是如此,想来足下从幼是吃乳饼大的。” -
取笑
甲乙同行,甲望见显者冠盖,谓乙曰:“此吾好友,见必下车,我当引避。”不意竟避入显者之家,显者既入门,诧曰:“是何白撞,匿我门内!”呼童挞而逐之。乙问曰:“既是好友,何见殴辱?”答曰:“他从来是这般与我取笑惯的。” -
齐人自夸
有个齐国人,每次外出总是酒足肉饱而回。他的大、小老婆奇怪地问:“你同谁一起吃饭呀?”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显贵人物。大、小老婆很是怀疑。第二天清早,大老婆偷偷跟在丈夫后边观察。只见他走到东门外坟地里,向祭奠的人乞讨祭毕的酒食吃。吃不够又到别外去讨。原来如此!回到家里,她气愤地告诉小老婆。两人正在院里责骂丈夫。丈夫却一摇—摆地走回家,又向她们吹嘘起来。 -
穿错靴子
一个人的靴子穿错了,一只底儿厚,一只底儿薄,走起路来一脚高,一脚低,很不像样。他很诧异,自言自语道:“今儿我的脚,为什么一条长、一条短?想来是道路不平的缘故。”路上有人告诉他道:“您先生想来是穿错靴子了吧。”他赶忙叫随从回家去拿。仆人去了好久,空手而回,对主人说道:“不必换了,家里那两只靴子,也是一只底儿厚,一只底儿薄。” -
倭刺
甲乙两妇对坐,各问夫具之大小及伎俩如何,因不便明言,乃各比一物。甲曰:“我家的是铙碗盛小菜。”乙问其故,甲曰,“小便不小,只是数目不多,极好不过四碟。”乙曰:“这等还好,不像我家的物事,竟是一把倭刺。”甲问其故,乙曰:“又小又快。” -
脸蒙厚皮
面孔向阎王告状道:“头颅是人身的首领,面孔是头颅的仪容,可世上之人的躯体、四肢都有花花绿绿的衣服穿戴,唯独只有我没有,请问这是什么原故?”阎王也莫明其妙,便问判官道:“这有法律条文吗?”判官禀告说:“这并没有什么律例,只是因为它投生阳间时,就偷得一张厚皮,蒙在表层上,所以不必再穿衣服了。久而久之,世上的人就渐渐忘记要拿东西给它遮羞了。”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