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白米饭
有人母亲刚逝世,偶然吃了点红米饭。一个腐迂的儒生认为,红是喜色,居丧者不宜吃红米饭。那人反诘道:“这样说来,那么吃白米饭的,难道都在办丧事?” -
戏嫂臂
兄患病献神,嫂收祭物,叔将嫂臂暗掐一把。嫂怒云:“看你肥肉吃得几块!”兄在床上听见,叫声:“兄弟没正经,你嫂嫂要留来结识人头的,大家省口出客罢。” -
酒娘
人问:“何为叫做酒娘?”答曰:“糯米加酒药成浆便是。”又问:“既有酒娘,为甚没有酒爷?”答曰:“放水下去,就是酒爷。”其人曰:“若如此说,你家的酒,是爷多娘少的了。” -
骂先生
一人见稳婆姿色美,欲诱之,乃假妆妇人将产,请来收生,稳婆摸着此物。大惊曰:“我收生多年矣,有头先生者,名为顺生﹔脚先生者,名为倒生﹔手先生者,名为横生。这个鸡巴先生,实是不曾见过。” -
三个不要
有个年老的县令,在县府大门前写了三个大字:“三不要”,下面还作了注释:“一不要钱,二不要官,三不要命。”第二天早上,他出去察看,只见注释下又给人每行添了两字:“一不要钱”下添写了“嫌少”;“二不要官”下添写了“嫌小”;“三不要命”下添写了“嫌老”。老县令恼羞不已。 -
寡欲
一贫家生子极多,艰于衣食。夫咎妻曰:“多男多累,谁教你多男?”妻曰:“寡欲多子,谁教你寡欲!” -
怕叫白喉
白敏中做宰相,欲择进士侯温做女婿,侯温不愿。白敏中的夫人卢氏说:“身为宰相,愿求作我婿的多着呢!你姓白,他又姓侯,我还怕人家叫作白侯(喉)呢!” -
粪鸡
东家供师甚薄,久不买荤。一日,粪缸内淹死一鸡,烹以为馔。师食而疑之,问其徒,徒以实告,师愤甚。少顷,主人进馆,师忙执笤帚二把,塞其口中,逼使尽食。东家曰:“笤帚如何吃得?”师曰:“你既不肯吃笤帚,如何倒叫先生吃粪鸡。” -
作揖
两亲家相遇于途,一性急,一性缓。性缓者,长揖至地,口中谢曰,“新年拜节奉扰,元宵观灯又奉扰,端午看龙舟。中秋玩月,重阳赏菊,节节奉扰,未曾报答,愧不可言。”及说毕而起,已半晌矣。性急者苦其太烦,早先避去。性缓者视之不见,问人曰:“敝亲家是几时去的?”人曰:“看灯之后。就不见了,已去大半年矣!” -
幼科
富家延二医,一大方,一幼科。客至,问:“二位何人?”主人曰:“皆名医。”又问:“那一科?”主人曰:“这是大方,这个便是小儿。” -
寺门被烧
信州有个女子,性情放荡,喜好歌舞和饮酒,但平日里连衣食也很窘迫。一次,别人请她弄张信州州图,她就用颜料染洗了自己的裙,好让不一均匀的颜料组成一幅图。刚好裙子下染锅,邻居请她喝酒,一坐上酒台她全忘了染裙事。过了很久,婢女惊叫着奔来,说:“不得了啦,娘子的裙子烧着了。”女子问:“什么地方烧坏了?”婢女说:“正烧着大云寺门。” -
忽举
有阳痿者,一夜忽举,心中甚喜,及扒上妻腹,仍痿如初。妻问:“何为?”答曰:“我想要里床去睡,借你肚子上来过路。” -
标题:名医戏官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後为编修《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离职前,接任的县官为李时珍饯行。席间,那新官求道:「素闻李公医道高明,可否为下官开帖滋补单方?」李时珍早闻此人是个「酒色财气」四大全的昏官,於是佯装允诺,取过文房四宝,开了一剂药:柏子仁三钱 木瓜二钱 官桂三钱 柴胡三钱 益智二钱 附子三钱 八角二钱 人叁一钱 台乌三钱 上党三 山药二钱 写毕,李时珍扬长而去。第二天,那昏官将单方交予师爷去取药,师爷细细一看,忙说:「大人给他骂了!」接着道出了其中奥秘。那昏官气得直拍桌子。你知道这药方中骂了句什麽话吗?柏木官柴益附八人台上山(薄木棺材亦附八人抬上山) -
不肯避讳
宣和年间,徐申讲究忌讳,要别人说话回避自己的名字。他任常州知府时,一个县官向他汇报公务,说:“有件事已经三次申报察署,也没听到回音。”徐申大怒,责备道:“你是县官,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竟然有意不避讳!”谁知那个县官是个不肯拍马屁的人,干脆大声叫道:“如果这件事申报府署不作处理,我便要申报中央户部,申报尚书台,申报尚书省,申来申去,直到申报死了才罢休。”说完,拱拱手扬长而去。徐申虽然怒火攻心,可也没有借口将他办罪。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