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搽药
一呆子之妇,阴内生疮痒甚,请医治之。医知其夫之呆也,乃曰:“药须我亲搽,方知疮之深浅。”夫曰:“悉听。”医乃以药置龟头,与妇行事。夫在旁观之,乃曰:“若无这点药在上面,我就疑心到底。” -
送礼
甲乙两个吝啬鬼交了朋友.这天是甲的生日,乙拿了一个鸡蛋,去给甲祝寿,说:"老兄生日,送上一只肥鸡,只是嫩了点."甲没说什么,就收下了.不久,乙过生日,甲砍了几根新竹子,扛来给乙祝寿说:"贤弟寿辰,送上十斤鲜笋,只是老了点." -
菜肴诗名
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老佣人说:“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一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两个黄鹂鸣翠柳’。”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门泊东吴万里船”。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
法家
无赖子怒一富翁,思所以倾其家而不得。闻有茅山道士法力最高,往诉恳之。道士曰:“我使天兵阴诛此翁。”答:“其子孙仍富,吾不甘也。”曰:“然则,吾纵天火焚其室庐。”答曰:“其田土犹存,吾不甘也。”道士曰:“汝仇深至此乎!吾有一至宝,赐汝持去,朝夕供奉拜求,彼家自然立耗矣。”其人喜甚,请而观之。封缄甚密,启视,则纸做成笔一枝也。问:“此物有何神通?”道士曰:“你不知我法家作用耳。这纸笔上,不知破了多少人家矣。” -
世尊骑牛
石动甬对法师说:“佛常骑什么东西?”法师回答说:“有时坐千叶莲花,有时乘六牙白象。”石动甬说:“原来法师一点不读经书,连佛所乘何物都不知。”法师问:“施主您读经书,知道佛骑什么?”石动甬说:“佛骑牛。”法师问:“怎么知道佛骑牛呀?”动甬说:“经书上说:‘世尊(旧时对佛的敬称)甚奇(与“骑”谐音)特(古时解释“牛”义)’,难道不是佛骑牛吗?”旁人大笑。 -
醉敲门
光棍醉敲妓门,妓知其乏钞,闭而不纳,辞以有客,实无客也。光棍破门而进,妓灭灯仰卧于床。光棍摸着其足,与男人无异,乃笑曰:“他不拒我,果然是有客。” -
医按院
一按台患病,接医诊视,医惊持畏缩,错看了手背。按院大怒,责而逐之。医曰:“你打便打得好,只是你脉息俱无了。” -
梦入泮
府取童生,祈梦:“道考可望入泮否?”神问曰:“汝祖父是科下否?”曰:“不是。”又问:“家中富饶否?”曰:“无得。”神笑曰:“既是这等,你做甚么梦!” -
模仿兽叫
楚国的南方有个猎人,会用竹管吹出各种野兽的叫声。一次,他带好弓箭和罂火(用罐子装着的火)上了山,选好地形后,便吹起竹管来,他先“哟哟”地模仿鹿叫,想招引鹿群,待它们来到后,就打出火光用箭去射它们。附近的一只山狸听到鹿叫,赶紧跑了过来。那人吓坏了,赶忙吹出老虎的声音去恐吓它,果然山狸逃跑了,但招引来了真正的老虎,猎人吓得弓箭也掉了,危急中又赶紧吹出罴的声音来吓虎,老虎听到罴的吼叫,窜走了,然而罴听到这声音却来寻找它的伙伴。猎人再也不会别的了,吓得瘫软在地上,罴凶猛地扑过去吃掉了他。 -
迷妇药
一方士专卖迷妇人药,妇着在身,自来与人私合。一日,有轻浪子弟来买药,适方士他出,其妻取药付之。子弟就以药弹其身上。随妇至房,妇只得与伊交合。方士归,妻以其事告之。方士怒云:“谁教你就他?”妻曰:“我若不从,显得你的药便不灵了。” -
学生领会
一位道学先生教导学生说:“只要细心领会孔夫子说的一言两语,就会一辈子得益不尽。”一个年轻学生走上前来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学生细心揣摹孔夫子两句话,领会得极为亲切,自己觉得心也宽了,体也胖了。”先生忙问是哪两句,回答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的饭越美越好,切的肉越精细越好。) -
也来送死
钟馗最喜欢吃鬼。妹妹为了祝贺他生日,叫一个大鬼挑去几样礼品。礼品单上写着:“老酒一樽,小鬼两个,送给哥哥做个剁(可以斩了吃)。哥哥若嫌礼物少,连挑担的是三个。”钟馗果然令仆人把三鬼一起送进厨房烹调。两个小鬼对挑担的大鬼说:“我们是被捉来当礼品的,死了无话可说。可你明明知道钟馗是要吃鬼的,何苦也来送死呢?” -
放屁文章
一个秀才很会说话,惯于帮人打官司。县官很讨厌他,说:“读书人应该安心关门读书,为啥要到衙门进出?想来你写文章一定荒诞,待本官出题考考你。”说着就想题目,忽放一屁,便用放屁为题叫他作文。那秀才马上恭敬地献上文辞:“教师高高耸起金屁股,响亮地放出宝屁,好像丝竹的声音那般悦耳,麝兰的味道那样喷香。小生立在下风头,不胜荣幸之至。”县官大笑道:“这秀才,正经文章不会做,放屁文章倒做得绝妙。本县东街有个万人粪坑,且押他在粪坑边站着,每日多闻些麝兰香味,免得他空闲无事专门扰事。” -
急性子
冯道与和凝,是五代时的两个大官。前者性子慢,后者正相反。一天,和凝见冯道买了一双新靴,便问:“花了多少钱?”冯道慢慢抬起一只脚:“九百文。和凝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回头便骂仆人:“你替我买的那双靴,为什么要一千八?”和凝越说越气,却见冯道又慢慢抬起另一只脚,慢条斯理地说:“别急嘛,这只也是九百文。”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