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贽礼
广文到任,门人以钱五十为贽者,题刺曰:“谨具贽仪五十文,门人某百顿首拜。”师书其帖而返之,曰:“减去五十拜,补足一百文何如?”门人答曰:“情愿一百五十拜,免了这五十文又何如?” -
袋佛欺人
且南某县郊野有个古庙,只因地僻山险,所以人烟稀少。一次,有位游方和尚到那古庙,便想出个吸引香客的妙法。庙里有500罗汉,他穿戴上一个罗汉的衣服、笠帽,拄着那罗汉的禅杖,下山到县城去剃头。剃时有意乱动,割破了头顶,这时他就解下了衣带,敷上了白药,并留下那禅杖作为抵押,约好日期叫剃头匠到庙里去,说将要送他一千钱相酬。剃头匠按照约定的日期去了,刚要进庙,看门人就扭住他殴打起来,说:“庙里罗汉丢了禅杖已半年了,原来是你偷的啊!”剃头匠说明了他得杖的经过,与看门的人一起会见方丈。大家感到很奇怪,于是一起打开罗汉堂,只见门上的锁已生锈,罗汉的坐榻上布满了灰尘,好像很久没有打开门的样子。剃头匠神视那丢禅杖的罗汉,衣服、笠帽都是他所见到过的,头顶上还有割伤的地方,血渍和药敷的情况也和原先一样。罗汉座前有一千钱放在那里,都是些古钱,穿钱的绳子部快朽烂了。大家都惊叹起来。这件事马上传扬出去,于是天天都有施舍钱财的人来,这古庙也大大地兴旺起来。几年后,和尚中有人为钱财争吵,骗人的把戏才泄露出来。 -
稳生男
问:“如何方稳生男?”给之者曰:“连二卵纳入,无不成胎矣。”夜则如其言,纳左则右出,纳右则左复出。(土+土+心):“便生出儿子来,也是个强种!” -
两材并一材
从前有一个秀才喜欢舞文弄墨...一天它看见有一位老农夫手里拿着一个大篮一个小篮,便说:「大篮也是篮,小篮也是篮,小篮放在大篮里,两篮并一篮。」老农夫听见了不知如何应对,此时,有一个出殡的队伍来了,老农夫便说:「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在棺材里,两材并一材...」 -
臀凑
一龙阳新婚之夜,以臀凑其妻。妻摸之,讶曰:“你如何没有的?”龙阳亦摸其妻,讶曰:“你如何也没有的?” -
新雷公
雷公欲诛忤逆子,子执其手曰:“且慢击。我且问你还是新雷公,还是旧雷公?”雷公曰:“何谓?”其人曰:“若是新雷公,我竟该打死。若是旧雷公,我父忤逆我祖,你一向在那里去了?” -
送父求官
有人问好友:“封翁(享受封号、封地的老人)和官老爷的公子,谁快乐?”朋友答:“做封翁,年纪大,老掉牙了,做公子最快乐。”那人急忙离座跑去,朋友追上去询问原故,他说:“我要送父亲上学求官。” -
许日子
一人性极吝啬,从无请客之事。家僮偶持碗一篮,往河边洗涤,或问曰:“你家今日莫非宴客那?”僮曰:“要我家主人请客,除非那世里去!”主人知而骂曰:“谁要你轻易许下他日子!” -
独眼
兄弟二人,同往河中洗浴。兄之阳物被水蛇咬住,扯之不脱,弟持刀欲砍。兄曰:“仔细看了下刀。两眼的是蛇头,独眼的是屪子。” -
糊涂
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官曰:“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答曰:“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 -
以此类推
我国自从《时务报》(维新派学会报刊)出版后,各种报纸闻风诞生。以地方命名报纸的风气普遍推行,听说江西有《新豫章》,直隶(现河北)有《直说》。有人以此类推说:“山东应有《齐论》、《鲁论》,广东应有《广告》,河南应有《豫告》,甘肃应有《甘言》,福建应有《福音》。”《新小说》记者听了急忙争辩道:“《新小说》(梁启超主编的小说月刊)不是新疆人出版的!” -
一伙滑吏
明朝有个名叫丰坊的翰林,很有文才。有次,宁波县令派手下人向他要一张药方。他即在药方上写道:“大枫子去了仁(人),地花果多半边,地骨皮用三粒,使(史)君子加一颗。”县令看了药方笑道:“丰翰林在嘲笑你们哩!”差吏问其原故,县令这样解释:大字去人是“一”字,果多半边是“夥”(“伙”字的繁写体)字,骨用三粒是“滑”字,史加一颗是“吏”字。这四种药连成四个字,是“一伙(夥)滑吏”(即一班滑头滑脑的差吏)。 -
吃乳饼
富翁与人论及童子多肖乳母,为吃其乳,气相感也。其人谓富翁曰:“若是如此,想来足下从幼是吃乳饼大的。” -
孔雀雄辩
凤凰自以为是鸟类的大王,凡遇事情都傲视一切。孔雀对它讥讽道:“你怎么够资格称王,我做大王还差不多。”凤凰冷笑道:“你有什么高贵品德、杰出才能,竟想篡夺我的王位?”孔雀说:“人是万物之灵,却往往用我屁股下的毛放在头上做美观的装饰品,称之为‘花翎’。躯体中,头是最尊贵的。人们最尊贵的头脑,尚且还要向我屁股上的毛借光,可见人的头还不及我的屁股,我为什么没有资格做鸟类之王?!”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