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女下嫁
董永行孝,玉帝命一仙女嫁之,众仙送行,皆嘱咐曰“此去下方,若再有行孝者,千万捎个信来。”——(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十三》 -
命穷
乡下亲家新制佳酿,城里亲家慕而访之,冀其留饮。适亲家他往,亲母命子款待,权为荒榻留宿。其亲母卧房止隔一壁,亲家因未得好酒到口,方在懊闷。值亲母桶上撤尿,恐声响不雅,努力将臀夹紧,徐徐滴沥而下。亲家听见,私自喜曰:“原来才在里面滤酒哩,想明早得尝其味矣。”亲母闻言,不觉失笑,下边松动,尿声急大。亲家拍掌叹息曰:“真是命穷,可惜滤酒榨袋,又撑破了。” -
大家伙
一僧欲宿妓,苦无嫖钱,乃窃米一升而往。妓用大升量折,止存五合,嫌少不纳。僧复往窃升米与之,方许行事。僧愤恨,乃以头顶妓阴户。妓曰:“差了。”僧曰:“你把大家伙处我,我亦把大家伙弄你。” -
近趣眼
妻指牝户谓夫曰:“此物你最爱的,何不取一美号赠他?”夫曰;“爱其有趣,就名为趣眼。”妇又指后庭曰:“你有时也用着他,也该取一美号。”夫曰;“他与趣眼相近,就叫他做近趣眼罢了。” -
耳目不佳
唐朝有个叫魏明的人,喜作诗但就是作不好,他写的诗总要几百句,又非常粗劣。一次,他带着诗去请教熙载。韩假说眼睛不好,顺手把诗放在桌子上。魏明说:“那我来朗诵给你听吧!”韩熙载说:“我这些天,赶上耳朵也不好了。”魏明满面通红地走了。 -
官场惯例
一天,耍猴戏的人因放松戒备,猴子逃脱,看家狗也随它一起逃走。它们获得自由,便结成患难之交,情谊与日俱增,还相互交换帖子,结拜成兄弟。一次,猴子蹲在一丛辣椒下,一个红辣椒恰巧落在它头上。狗见了,急忙将猴子给自己的帖子顶在头上,对着猴子磕头请安。猴子奇怪地询问原故,狗答道:“如今你猴大人高升了。戴了红顶子(清朝官帽制度,帽顶珠形。一品官红宝石),小人照惯例缴上帖子。倘使大人不嫌弃,明天我再送一份门生帖子(清末官场陋习,文人和官吏用投帖拜见老师的方式巴结拍马,拉拢关系)过来。” -
在行
有行路者,对人门缝撒尿,为其家妇人看见,骂之不已。撒尿者曰:“我还是个童男,不消骂得。”妇曰:“头多褪了一大截,还说甚么童男!”邻人笑曰:“这一句话,却不该是娘子说的。”妇曰:“他明明欺我不在行,如何不指破他?” -
半生不熟
有个西洋人,学习中国话半生不熟,就应聘到学堂去做老师。一天,学生进入他的房屋,忘记脱帽的礼节,那西洋人便操着中国话吃吃地说:“我们外国的规矩是到人家房里,帽子不能摆在头上的。你以后无论到谁的屋里,帽子都不要摆在头上!” -
终身遗恨
北齐库狄伏连,官至大将军,但很鄙吝。一次妻子大病,他也不给钱看。后来,妻子私下里取了百钱抓药。伏连察觉后,为这事遗恨终身,认为自己太麻痹了,是一次大损失。 -
亲嘴
一矮子新魂,上床连亲百徐嘴。妇问其故,答曰:“我下去了,还有半日不得上来哩。” -
“良知”颜色
一个青年向王阳明求学,开始听到“良知”这一词时,便冒昧地问:“‘良知’是黑色还是白色?”众人大笑,那青年羞得满面通红。王阳明慢慢说道:“‘良知’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它的颜色是正宗的红色啊!” -
龙阳娶
一龙阳新娶,才上床,即攀妇臀欲干。妇曰:“差了。”答曰:“我从小学来的,如何得差?”妇曰:“我从小学来,却不是这等的,如何不差?” -
乞儿求教
明朝嘉靖年间的某晚。宰相严嵩坐在内厅,义子们纷纷求见。准许他们进来后,一个个跪在地上用膝行走,磕头声像山崩一样响,满嘴都是阿谀奉承的话。严嵩洋洋得意,说:“某部侍郎(各部的副官)有缺,派你去。某处给谏(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等事)有缺,派你去。”众人听后又磕头致谢,各种拍马形态千变万化。过了一会,屋瓦片响,忽然一人跌落在地。拿灯一照,是个破衣烂衫的穷人,自称乞丐。严嵩喝道:“既是乞丐,为啥夜里来此?”乞丐说:“小人名叫张禄。有个钱秃子和我一同当乞丐,可我讨的钱始终不及他多。问他是啥道理,他说:‘我们乞丐,要有谄媚的骨头和花言巧语的舌头。你没抓住要领,所得钱米能和我比吗?’我求教窍门,他坚决不肯。我便想到,您相公门下有许多夜来乞求的官吏,他们的媚骨巧舌要比钱秃子高明十倍。因此,我便从家乡郑州,不辞路远迢迢来到此地,偷偷爬到您屋上偷听,从缝隙里偷看,已经三个月了。谁知刚刚摸到一点门道,就不幸失足摔下,败露了马脚。望大人从宽处理。”严嵩对众人笑道:“你们这些人天生的媚骨巧舌,真够得上当乞丐的先生了!”便赦免了那个乞丐,命令众人带他回去,日夜轮流教他阿谀奉承的技巧。从此,张禄的乞讨水平远远超过了钱秃子。 -
魏人“识器”
有个魏国人,善识辨器物。一次,偶然在河滩上拾到一个铜制器具,像只酒杯,两旁有花纹,光彩夺目。魏人高兴地召来亲朋欣赏,并在此古物中斟酒向亲友进献。忽然从外边走进一个人来,见此物后惊讶他说:“你从哪里弄来的?这是摔跤家们用以保护生殖哭的‘铜裆’啊,怎能用来饮酒呢!”魏人非常羞惭,立即抛却铜器。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