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人不语
有个僧人号“不语禅”,见识甚少,平日全凭二侍者代他答问。一日,侍者外出,碰巧有个游方和尚来参拜并请教。问:“不语禅,何为佛?”不语禅哪里能答,一会儿东看看,一会儿西看看。又问:“何为法?”不语禅不语,看上看下。又问:“何为僧?”不语禅无奈,就闭眼不答。再问:“何为加持?”不语禅急得伸出两手来了。游僧满意地走了,路遇侍者,就告诉他们说:“我去见过长老了,问他佛,禅师东顾西顾,意思是人有东西,佛无南北也;我问法,禅师看上看下,意思为法平等,没有高下;我问僧,他闭上眼睛,告诉我:向云深处卧,便是一高僧;再问加持,他伸手出来,意谓接引众生。这大师真可称是明心见性啊!”侍者回到寺庙,不语禅大骂道:“你们哪里去了?也不来帮我。他问佛,教我东看你不见,西看你又不见;他又问法,教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又问僧,我无奈,只好作假睡;他又问加持,我自愧诸事不知,还做什么长老,不如伸手沿门去叫化也罢了。” -
没骨头
秀才、道士、和尚三人,同船过渡。舟人解缆稍迟,众怒骂曰:“狗骨头,如何这等怠慢!”舟人忍气渡众下船,撑到河中,停篙问曰:“你们适才骂我狗骨头,汝秀才是甚骨头,讲得有理,饶汝性命,不然推下水去!”士曰:“我读书人攀龙附风,自然是龙骨头。”次问道士,乃曰:“我们出家人,仙风道骨,自然是神仙骨头。”和尚无可说得,乃慌哀告曰:“乞求饶恕,我这秃子,从来是没骨头的。” -
有隐身草
傻子遇上一个聪明人,聪明人送给他一棵草,说:“这叫隐身草,手里拿了它,别人就再也看不见了。”傻子擎着“隐身草”,马上到集市上,伸手抢了别人一把钱,扬长而去。钱主抓住他,一顿猛揍。傻子喊道:“任凭你怎么打,反正你看不见我!因为我有隐身草!” -
好乌龟
时值大比,一人夤缘科举一名,命卜者占龟,颇得佳象,稳许今科公捷。其人大喜,将龟壳谨带随身。至期点名入场,主试出题,旨解茫然,终日不成一字。因抚龟叹息曰:“不信这样一个好乌龟,如何竟不会做文字!” -
迷信风水
有个十分迷信风水的人,动不动就要向风水先生请教。一天,他坐在一堵墙下,忽然“哗啦”一声,墙头倒塌,他被压在砖土之中,急得大叫救命。家里人说:“别急,权且忍耐一下,等我去问问风水先生,今天的日子可以动土吗?” -
吃烟
人有送夜羹饭甫毕,已将酒肉啖尽。正在化纸将完,而群狗环集,其人曰:“列位来迟了一步,并无一物请你,都来吃些烟罢。” -
偷诗
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而登第者。衡后亦登第,见其人,问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曰∶“犹可恕也!”□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中秋“曰”饼
有位副食铺老板,在店牌上把“中秋月饼”误写成“中秋曰饼。”一个顾客对他说:“这月饼的‘月’字,写的是个白字。”店主一本正经地说:“哪里是‘白’字?‘白’字上头还有一撇哩!” -
避暑
官值暑月,欲觅避凉之地。同僚纷议,或曰某山幽雅,或曰某寺清闲。一老人进曰:“山寺虽好,总不如此座公厅,最是凉快。”官曰:“何以见得?”答曰:“别处多有日头,独此处有天无日。” -
大方打幼科
大方脉采住小儿科痛打,傍人劝曰:“你两个同道中,何苦如此。”大方脉曰:“列位有所不知,这厮可恶得紧。我医的大人俱变成孩子与他医,谁想他医的孩子,一个也不放大来与我医。” -
日头日脚
广东人称白天为“日头”,上海人称太阳也叫“日头”,苏州一带称为“日脚’。有人提出疑问道:“我听说太阳是火球,既然是球,当然是圆体。我们从地面上观看它,也明明是圆体,怎么会有头有脚?说有头有脚,为啥我们看不见?假使说:‘太阳没有头脚,说太阳有头脚全是一派胡言乱语’,可是为什么广东、上海、苏州万口同声,都这样说呢?”另一个人说:“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不能相信的。”唉!万民同声的说法,有人还斥之为“无稽之谈”,难怪今天政府的官吏们做事从来不管什么社会公众的舆论了! -
靠父膳
一人廿岁生子,其子专靠父膳,不能自立。一日算命云:“父寿八十,儿寿六十二。”其子大哭曰:“这两年叫我如何过得去!” -
问一知二
杨素是越地(今浙江一带)人,侯白是山东人。一次,扬素戏说侯白道:“山东人多仁义之士,借一而得两。”侯白问:“您这话从哪说来?”杨素说:“有人向山东人借弓,山东人却拿了刀给他,难道这不是借一而得两吗?”侯白说:“这有什么希奇,越地人也不笨,问一就得知二。”杨素不解,侯白又说:“有人问:‘近来雨多,渭水高涨不?’越人答道:‘灞水涨得厉害。’难道不是问一而知二吗?”杨素自此开始佩服侯白的辩才。 -
看脉
有医坏人者,罚牵麦十担,牵毕,放归。次日,有叩门者曰:“请先生看脉。”医应曰:“晓得了。你先去淘净在那里,我就来牵也。”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