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市
一人元旦出门云:“头一日必得利市方妙。”遂于桌上写一“吉”字。不意连走数家,求一茶不得。将“吉”字倒看良久,曰:“原来写了‘口干’字,自然没得吃了。”再顺看曰,“吾论来,竟该有十一家替我润口。” -
硬杀半价
有个顾客要买苏州货。有人教他道:“苏州人买东西总是杀半价。不管他讨价多少,你还价一半,就不吃亏。”那顾客听了连连点头。果然,他到一绸缎店去买绸料,凡是讨价二两银子的,他就还价为一两;讨价一两五钱的,他就还价七钱五分。店老板非常生气,嘲讽说:“这么说,你也不要买了,小店就奉送两匹给你吧。”那顾客拱手致礼道:“不敢不敢,学生(明、清考中科举的读书人的自称,表示谦逊)只要一匹就够了。” -
问藕
上路先生携子出外,吃着鲜藕。乃问父曰:“爹,来个沙东西,竖搭起竟似烟囱,横搭着好像泥笼,捏搭手里似把湾弓,嚼搭口里醒松醒松,已介甜水浓浓,咽搭落去蜘蛛丝绊住子喉咙,从来勿曾见过?”其父怒曰:“呆奴,呆奴!个就是南货店里包东包西大叶个根结么。” -
独眼
兄弟二人,同往河中洗浴。兄之阳物被水蛇咬住,扯之不脱,弟持刀欲砍。兄曰:“仔细看了下刀。两眼的是蛇头,独眼的是屪子。” -
退热
有小儿患身热,请医服药而死,父请医家咎之。医不信,自往验视,抚儿尸谓其父曰:“你太欺心,不过要我与他退热,今身上幸已冰凉的了,倒反来责备我。” -
嫌口阔
一少年嫖妓,嫌妓口阔,因述俗语云:“口阔屄儿大。”妓即撮口骂曰:“小猢狲。” -
靳老父子
丹徒勒阁老有个儿子,不求上进,而这个儿子的儿子却考中了科举,榜上有名。一次,靳阁老责备儿子是不肖之子,儿子应声答道:“您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您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我什么不肖?”阁老大笑,从此不再呵斥儿子了。 -
考监
一监生过国学门,闻祭酒方盛怒两生而治之,问门上人者:“然则打欤?罚欤?镦锁欤?”答曰:“出题考文。”生即咈然曰:“咦,罪不至此。” -
祈神
一人屡阳,具牲礼祷神。巫者祝曰:“世阳世阳,顾得卵硬如枪。”病者曰:“何敢望此?”妻从屏后呼曰:“费了大钱大陌,也得如此!” -
疥疮五德
陈大卿害了疥疮病,上司讥笑他。陈大卿说:“您不要耻笑。这种病有五种美德可称道:不害到人脸上,是仁呀;喜欢传染给别人,是义呀;它教人叉起手来抓挠,是礼呀;生在手指关节缝里,是智呀;定时发痒,是信呀!”上司大笑。 -
肉障肉阵
唐玄宗时的宠臣杨国忠,凡有客请酒,讲究奇特、奢侈,总是令姬妾侍女各自捧持一种食品,供客享用,号“肉台盘”。冬天,令侍女围着防冷,号“肉屏风”。又选姬妾中肥胖高大的在前面遮挡冷风,称之为“肉障”、“肉阵”。 -
鸟别贪睡
明宪宗初年,邢公宥任苏州知府。连年灾荒,知府便生出一计,下令水池跟苇荡都要征税,百姓抱怨不迭。有人作了一首讽刺诗道:“量尽山田与水田,只留沧海共青天。渔舟若过闲洲渚,快报沙鸥别贪睡(含意是:否则税课也会征来。)” -
太守误笞
许诫言做琅琊太守时,一天,有人报告说:“囚犯缢死在狱中。”太守大怒,即召来去年曾管理修缮监牢的吏典,鞭打一顿。吏典十分委屈地说:“小人掌职修理监狱,如监狱未修好当然应该受笞刑。可如今囚犯吊死在狱中,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许诫言火上加油,怒声斥道:“畜生!你既为胥吏,又为典狱(相当于今看守长),囚犯吊死在狱中,不鞭打你鞭打谁!”吏典方才明白,‘原来这位高明的太守把“吏典”这一职名拆开来解释成“胥吏”、“典狱”,害得自己白白被重打了一顿。 -
手脚颠倒
近年来报馆林立,互相之间竞争激烈,谁都以信息灵通、抢登新闻为办报第一要旨。有的多派采访记者;有的特别设置消息专电;有的在正式报纸外,另印传单;无非是为了让读者先睹为快。一天,甲报主编与乙报主编相遇,甲说:“昨天某处某事,已为我报捷足先登,你报就差我们一着棋了。”乙大笑道:“想不到贵报‘捷足先登’,全是依靠快脚的气力啊!”甲恍然明白自己说错了话,不禁满面羞惭。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