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来倒去
书生的母亲死了。有人送来一个奠幛,还有四张纸,上边写着四个大字:"德配孟母",让他自己缝上。书生翻来倒去看不懂,最后排成了"母配孟德",缝在奠幛上。有一个参加科举考试,发榜之日,他叫弟弟去看看中了没有;弟弟到那儿一看,榜上有哥哥的名字.便一直站在榜下,两眼死死盯着哥哥的大名.到天黑也不离开.哥哥觉得奇怪,便来找他.只见他仍然仰着脸儿盯着那个名字.哥哥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呢!要是我一走,别人把你的名字顶了去,那怎么办?" -
鸦引经典
飞禽中算野鸡的羽毛最华丽,也最悦目。因此野鸡也最爱自己的羽毛,常常向同类夸耀,鸟儿们也只好谦让。唯独乌鸦不服气,说:“你羽毛的多彩,怎及得上我的洁白?”野鸡嘲笑道:“别人嘴里还可以说这种话,像你满身漆黑,还自认为洁白。请问:什么颜色才算是黑色啊?”乌鸦说:“我这种说法并不是主观臆造,有诗做证明。唐诗有一句叫‘玉颜不及寒鸦色’。你想,玉是白的,尚且不及我,我的洁白可想而知了。”公冶长听见上述对话后叹道:“这强词夺理的畜生,偏偏会引经据典!” -
心在这里
有置妾者,与妻行乐,妻曰:“你身在这里,心自在那里。”夫曰:“若然,待我身在那里,心在这里何如?” -
老父
一市井受封,初见县官,以其齿尊,称之曰:“老先。”其人含怒而归,子问其故,曰:“官欺我太甚。彼该称我老先生才是,乃作歇后语,叫甚么老先,明系轻薄。我回称,也不曾失了便宜。”子询何以称呼,答曰:“我本应称他老父母,今亦缩住后韵,只叫他声老父。” -
丝瓜换韭
妻令夫买丝瓜,夫立门外候之,有卖韭者至,劝之使买。夫曰:“要买丝瓜耳。”卖者曰:“丝瓜痿阳,韭菜兴阳,如何兴阳的不买,倒去买屡阳的?”妻闻之,高声唤曰:“丝瓜等不来,就买了韭菜罢。” -
四等亲家
两秀才同时四等,于受责时曾识一面。后联姻,会亲日相见。男亲家曰:“尊容曾在何处会过来?”女亲家曰:“便是有些面善,一时想不起。”各沉吟间,忽然同悟,男亲家点头曰:“嗄。”女亲家亦点头曰:“嗄。” -
用枕
有女嫁于异乡,归宁,母问:“风土相同否?”答曰:“别事都一样,只有用枕不同。吾乡把来垫头,彼处垫在腰下的。” -
高才
一官偶有书义未解,问吏曰:“此处有高才否?”吏误认以为裁缝姓高也,应曰:“有。”即唤进,官问曰:“‘贫而无谄’,如何?”答曰:“裙而无襉,折起来。”又问:“‘富而无骄’,如何?”答曰:“裤若无腰,做上去。”官怒喝曰:“唗!”裁缝曰:“极是容易,若是皱了,小人有熨斗,取来烫汤。” -
老童生
老虎出山而回,呼肚饥。群虎曰:“今日固不遇一人乎?”对曰:“遇而不食。”问其故,曰:“始遇一和尚,因臊气不食。次遇一秀才,因酸气不食。最后一童生来,亦不曾食。”问:“童生何以不食?”曰:“怕咬伤了牙齿。” -
狼不如狮
石中立担任宋朝某部的员外郎(中央政府各部的额外科员)。一天,他跟朋友们到御花园去看狮子。一个朋友感慨地说:“这只狮子,皇宫还每天喂它5斤肉吃,我们这些做官的,怕远远不及它哩!”石中立说:“当然,我们的衔头都是‘园外狼’(谐音“员外郎”),怎能比得上园内狮呢?” -
寿板
有好男风者,夜深投宿饭店,适与一无须老翁同宿。暗中以为少童也,调之。此翁素有臀风,欣然乐就。极欢之际,因许之以制衣打簪,俱云不愿。问所欲何物,答曰:“愿得一副好寿板。” -
竹诗
王祈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为东坡诵之,曰∶“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苏笑曰∶“好则好矣,只是十条竹竿共一片叶也。”□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定亲
一人登厕,隔厕先有一女在焉,偶失净纸,因言:“若有知趣的给我,愿为之妇。”其人闻之,即以自所用者,从壁隙中递与。女净讫径去。其人叹曰:“亲事虽定了一头,这一屁股债,如何干净?” -
愿杀
妻妾相争,夫实爱妾,而故叱之曰:“不如杀了你,省得啕气。”妾仰入房,夫持刀赶入。妻以为果杀,尾而视之,见二人方在云雨。妻大怒曰:“若是这等杀法,倒不如先杀了我罢!”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