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大全

溟鹏:1.北冥之鹏。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陆德明释文"北冥﹐本亦作溟。"后遂以"溟鹏"指大鹏。

  • 谅直

    谅直:1.诚实正直。
  • 酣嬉

    酣嬉:1.沉湎于嬉游。
  • 五湖

    五湖: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于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 2.(4)太湖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夏本纪》"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 3.江南五大湖的总称。《史记.三王世家》"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司马贞索隐"五湖者,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明杨慎《丹铅总录.地理》"王勃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洞庭一也,青草二也,鄱阳三也,彭蠡四也,太湖五也。"洮滆,今江苏长荡湖﹑西滆湖。彭蠡,今鄱阳湖。青草,今洞庭湖东南部。 4.指洞庭湖。 5.近代称华中﹑华东五大著名湖泊。即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和太湖。 6.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
  • 象齿焚身

    象齿焚身:1.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谓象因有了珍贵的大牙而招致捕杀◇以"象齿焚身"比喻以财宝招祸。
  • 定力

    定力:1.佛教语。五力之一。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见《杂阿含经》卷二六。 2.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
  • 汤鼎

    汤鼎:1.《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后因以"汤鼎"称颂辅政的大臣。 2.商汤时所铸之鼎。 3.煮水烹食之器。
  • 竹筋

    竹筋:1.用竹子作材料代替混凝土中所使用的钢筋﹐称为竹筋。
  • 瓜田之嫌

    瓜田之嫌:1.犹言瓜李之嫌。比喻处在被怀疑的境地。
  • 宋毋忌

    宋毋忌:1.传说中的火仙。一说月中仙人。毋,一作"无"。
  • 四韵

    四韵:1.亦称"四韵诗"。 2.由四韵八句构成的诗,即近体诗中的五言﹑七言律诗。
  • 漫涎

    漫涎:1.见"漫演"。
  • 记籍

    记籍:1.计籍﹔簿书。 2.指记于簿籍。 3.典籍。 4.登记在册。
  • 五冕

    五冕:1.古代帝王祭祀时戴的五种礼冠,指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母子象尊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青铜飞天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