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阱
语阱:1.语言的陷坑。
已阅 11439 次 |
喜欢 10799 次 ❤
-
暖云
暖云:1.指春天的云气。 -
首计
首计:1.首谋。 -
枢谟
枢谟:1.机要的谋划。 -
斤凿
斤凿:1.斧头与凿子。 -
指閕
指閕:1.见"指环"。 -
絪冯
絪冯:1.指车上的坐垫。 -
六月债
六月债:1.旧时民间有"六月债﹐趁热还"的谚语﹐意谓农民六月借债﹐须承诺秋收后偿还◇常借以比喻报应迅速。 -
灵修
灵修:1.见"灵修"。 -
四果
四果:1.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 2.宋代民间教派名。 -
塞角
塞角:1.塞外所吹的号角。 -
蟤胡
蟤胡:1.即獑胡。兽名。猿属。 -
巧辩
巧辩:1.诡辩。 -
借对
借对:1.古人诗文中的一种对仗方法,可分两类(1)借音为对。即以一句中某字的同音字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唐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诗"?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音同"羊",借以与"鸡"相对。又如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音同"红",借以与"白"相对。(2)借义为对。即一句中的某字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而借其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寻常"义为平常,但古时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此即以其长度单位义与数字"七"﹑"十"相对。又如唐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绹见招》诗"汉苑风烟催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诗中"汉"为朝代名,但"汉"又有星汉之义,此即借以与"云"相对。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