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注释 ⑴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⑸满川:满河。
赏 析
赏析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延 展
创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他由水路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
人物链接
- 酬孝甫见赠十首 其六
- 嘉陵水(此后并通州诗)
- 易水
- 兼江祥瑛上人能书自以为未工又能诗而求予诗甚勤予以为非所当病也为赋一首勉之使进于道云
- 题叶尚书普光明庵
- 和舒伯源梅花韵 其三
- 次昭武省祖茔焚黄因会宗族二首 其二
- 采莲曲
- 敬和元日韵
- 和棹歌 其二
- 冬日同喻水部赵观察赵徐章叶郭郑六孝廉赵唐童范四文学游灵洞山房十首 新洞或以飞龙名之余谓弗善与邦相谋更他名洞中最胜者苍壁陡立飞泉数十道回旋直下邦相击节目余曰水帘哉余因为更赋二首洞虽晚出故不谓不遇也 其九
- 富莫富于常知足
- 洗石 其一
- 磻溪寺感怀次壁上韵
- 同吴何二公访大隐屏
- 东门别业为陈二山太守题
- 甲寅秋兴十首 其八
- 月夜叹五首
- 寄题故明孙白谷尚书郊园
- 塔映庄访桂上人
- 蝶恋花
- 存殁六绝句
- 寄临川诸旧兼悲二谢 其一
- 杜鹃三首 其二
- 秋夜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