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诗词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

作者:舒亶 (宋)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
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世春。
风吹雨脚细于丝,泠暖浑如寒食时。
不待千山消尽雪,小红已到杏花枝。
沙溪过雨半清浑,径石高低带雪痕。
又见山农话春事,腰镰两两唤儿孙。
断桥高下路横斜,隔水人烟四五家。
雨后一枝红带雪,风流不道有岩花。
一溪高自扑岩来,寺在岩腰水抱回。
林下老僧相顾笑,柴门今始为君开。
高低深浅逐阴晴,一簇林峦画不成。
谁道青山怕云点,白云点处转分明。
四山面面玉成围,只许閒云去又归。
更有小轩人不到,落花狼籍点苔衣。
只见青山无水声,到头耳目未全清。
年来赏遍江东寺,才入今宵睡未成。
六国干戈擅霸图,先生谈笑有工夫。
不知当日纵横梦,曾识水声山色无。
榛棘丛中旧草堂,千年谁复辨兴亡。
累累付与张仪印,珍重空中一炷香。
枉将风月恼肝脾,懒复雕镌出小诗。
昼日焚香面山坐,捲帘时与夜僧棋。
小白山前大白山,两山强坐属僧閒。
何时卜筑三椽地,黄帽青鞋日往还。
释 义
暂无
作 者

舒亶

   舒亶(一○四一~一一○三),字信道,号懒堂、亦乐居士(《舆地纪胜》卷一一),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宝庆四明志》卷八)。授临海尉,因手刃犯人自劾弃官。神宗熙宁中,王安石当国,召为审官西院主簿。七年(一○七四),使熙河括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一),还,以功改提举两浙常平。八年,入为权监察御史里行,加集贤校理。元丰二年(一○七九),论奏苏轼谢表讥切时事,幷上其诗三卷,酿成“乌台诗案”。三年,擢同修起居注,改知谏院(同上书卷三○二)。是年,权侍御史知杂事、知制诰、兼判国子监、判司农寺(同上书卷三一○、三一一、三一三)。五年,试给事中,权直学士院,为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三二五、三二六)。六年,以奏事诈伪追两秩勒停(同上书卷三三五)。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复通直郎,管勾洞霄宫。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起知南康军(《宝应四明志》卷八)。改知荆南,个功迁龙图阁待制。二年卒,年六十三(《东都事略》卷九八)。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近人张寿镛辑有《舒懒堂诗文存》三卷,收入四明约园刊《四明丛书》。《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舒亶诗,散见《乾道四明图经》等典籍。今以《乾道四明图经》所收编入为一卷,他书所录合编为第二卷。幷酌参校《舒懒堂诗文存》(简称诗文存)等书。
【作者详情】
影相集珍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上古雕纹玉环
  • 鎏金卧犬兽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