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译文 黄昏时分,夕阳依依,暮掩小楼,朱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依靠着栏杆,看那残阳斜晖,心中难掩愁绪。 那位盈盈动人的女子骑马而过,她略施薄妆,浅描眉黛,却也别有一番妩媚风流。她见到有陌生人就脸生红晕,神情羞涩却又回头顾盼。 注释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⑵斜控:斜斜地垂挂。控,下垂、弯曲貌。 ⑶阑(lán):同“栏”,栏杆。无绪:指没有心情,百无聊赖。 ⑷盈盈:谓仪态美好。此处代指仪态美好之人。盈,与“赢”同,容貌之意。《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⑸薄妆浅黛(dài):指妆容淡雅。浅黛:谓眉画的浅淡。风流:指动人的风韵。
赏 析
鉴赏 该篇采用叙事的手法,正所谓“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而叙事者少见”。所以显得更为奇妙。 上片情语出之于景语,写女子意兴阑珊之貌。首句点明时间是黄昏,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朱帘斜斜地垂挂在软软的金钩上,一副颇无心情的懒散样子。“倚阑无绪不能愁”是说这位女子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而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此三句以简洁省净之笔墨描摹了一幅傍晚时分深闺女子倚栏怀远图,为下阕骑马出游做好铺垫。 下片亦刻画了一个小的场景,但同时描绘了一个细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这位闺中女子怀春又羞怯的形象。“有个盈盈骑马过”一句,清新可喜,与李清照“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盈盈”一词,形容女子,有说不出的熨帖生动。“薄妆浅黛亦风流”一句则凸现了她的风情万种,“薄”、“浅”形容她的容貌,“亦”字说她稍加打扮就很漂亮。末句言,“见人羞涩却回头”。这只是少女一个极细微的,几乎叫人难以察觉的动作,词人却捕捉到了,轻轻一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闺中女子怀春又娇羞的复杂心情。可以说骑马少女薄妆浅黛羞涩回头的神态,把原本显得低沉的夕阳、小楼、斜挂的朱帘、软垂的金钩及无聊的心绪衬托为一幅情景交融、极具美感的画卷,读来口角生香,有意犹未尽之感。
延 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康熙年间;时词人正处于懵懂爱情的阶段。词人多愁善感,内心充满哀怨。一个淡妆美人,骑马从人前盈盈而过,引发了词人朦胧的爱慕之情。词人有感而发,作下此词。
人物链接
-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
- 出丰城一首
- 蝶恋花 甲辰寿元晦
- 虞美人 其一 至当涂呈郭功甫
- 次韵李宗丞秋怀二首
-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四
- 魇语之诗篇——妖夜八章 其四
- 经冯氏先茔
-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 其二
- 送吴孝父还真州
- 挽林文恢教授
- 夜梦一人戴无翅纱帽谓诸葛孔明也予揖而就之谓予曰尘世富贵何足道哉唯唯既觉漏四鼓矣以诗纪其事丁未夏六月十四日也 其四
- 贺父母奏绩二首 其二
- 送行人戚存心
- 寿日和林别驾韵
- 己酉岁壬辰之夜梦与三洲李丈登高台遥望中原但见齐州九点在苍霭中隐隐可辨三洲曰宇宙内事吾儒分内事也曰子知分内之事则知尽分内之道乎三洲又曰吾今乃知居高则明处下则塞曰子知明塞之义则知尽居处之道矣三洲又曰天地山河存乎两界秦晋为首闽越为尾馀皆毛发肢节也曰子通督任之义则知通致理之源矣须臾云霞四歛皎日照衣环顾太和万物融合浑为一丸三洲曰此所谓弄丸者耶曰子知转九之义则宇宙之柄在手矣语罢而觉遂赋四章以纪其事因以赠三洲之
- 元宵雨雪
- 咏并头红莲
- 圣母皇太后万寿诗 其十
- 今岁大暑许生盥孚属写梅为制四绝句 其三
- 卜算子 余曾赴南泉监试,南北温泉者,一在嘉陵江北,一在大江南,故以此名其泉。含质不同,有北圣南贤之目,将至南泉时,小舟泛花滩溪,竹木交阴,最为幽胜,至于岩壑深峭处,南北俱称小三峡焉
- 寄灵一上人(一作皇甫冉诗,一作郎士元诗)
- 别丹水
- 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 其四
- 句 其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