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
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
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
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予美亡此,谁与?
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
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
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已阅 7683 次 |
喜欢 3396 次 ❤
释 义
译文 葛藤覆盖了一丛丛的黄荆,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茔。我的亲密爱人长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守安宁! 葛藤覆盖了丛生的酸枣枝,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地。我的亲密爱人埋葬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自安息! 他头下的角枕是那样光鲜,身上的锦被多么光华灿烂!我的亲密爱人安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枕待旦! 没有你的日子里夏天煎熬,冬夜是那样漫长难耐孤寒。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作清风,随你而来相会在碧落黄泉! 没有你的日子里冬夜漫漫,夏天是那样漫长尤感孤寂。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为泥土,随你而来相聚在这块宝地! 注释 ⑴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块根可食,花可解酒毒。 ⑵蒙:覆盖。楚:灌木名,即牡荆。 ⑶蔹(liǎn):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有白蔹、赤蔹、乌蔹等。 ⑷予美:我的好人。郑笺:“我所美之人。”朱熹《诗集传》:“妇人指其夫也。”亡此:死于此处,指死后埋在那里。 ⑷棘:酸枣,有棘刺的灌木。 ⑹域:坟地。毛传:“域,营域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营域,或作茔域,古为葬地之称。《说文》:‘茔,墓地也’是也。” ⑺角枕:牛角做的枕头。据《周礼·王府》注,角枕用于枕尸首。粲:同“灿”。 ⑻锦衾:锦缎褥。闻一多《风诗类钞》:“角枕、锦衾,皆敛死者所用。”烂:灿烂。 ⑼旦:天亮。朱熹《诗集传》:“独旦,独处至旦也。”一说旦释为安,闻一多《风诗类钞》:“旦,坦。”“坦,安也。” ⑽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也。 ⑾其居:亡夫的墓穴。下文“其室”义同。
赏 析
鉴赏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从结构上看,可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有“予美亡此”句的三章,后一部分为有“百岁之后”句的两章。对后一部分是用赋法,诸家无异议,但对前一部分,除第三章皆认为是赋外,第一、二两章却有“兴”、“比而赋”、“赋”等三种说法。“葛生蒙楚(棘),蔹蔓于野(域)”两句,互文见义,都既有兴起整章的作用,也有以藤草之生各有托附比喻情侣相亲相爱关系的意思,也有对眼前所见景物的真实描绘,可以说是“兴而比而赋”。这一开篇即出现的兴、比、赋兼而有之的意象,设置了荒凉凄清、冷落萧条的规定情境,显示出一种悲剧美作。接着,“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两句,是表达对去世的配偶表示哀悼怀念之情。这里的比兴意义是:野外蔓生的葛藤蔹茎缠绕覆盖着荆树丛,就像爱人那样相依相偎,而诗中主人公却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好不悲凉。第三章写“至墓则思衾枕鲜华”(郝懿行《诗问》),“角枕、锦衾,殉葬之物也。极惨苦事,忽插极鲜艳语,更难堪”(牛运震《诗志》)。而“谁与独旦”如释“旦”为旦夕之旦,其意义又较“独处”、“独息”有所发展,通宵达旦,辗转难眠,其思念之深,悲哀之重,几乎无以复加。 后两章,语句重复尤甚于前三章,仅“居”、“室”两字不同,而这两字意义几乎无别。可它又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句,“夏之日,冬之夜”颠倒为“冬之夜,夏之日”,不能解释为作歌词连番咏唱所自然形成,而是作者刻意为之。两章所述,体现了诗中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永无终竭的怀念之情,闪烁着一种追求爱的永恒的光辉。而“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室)”的感慨叹息,也表现出对荷载着感情重负的生命之旅最终归宿的深刻认识,与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这样的现代观念似乎也非常合拍。
延 展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主旨,《毛诗序》云:“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郑笺解释说:“夫从征役,弃亡不反,则其妻居家而怨思。”孔疏又解释说:“其国人或死行陈(阵),或见囚虏,……其妻独处于室,故陈妻怨之辞以刺君也。”后世治诗者承其绪而各有所取,宋朱熹《诗经集传》与清方玉润《诗经原始》都取“征妇怨”说,不言刺义。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此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同时,可直接从文本出发,将诗作的历史年代、社会背景乃至男词女词等不能根据文本得出结论的问题撇开,在较宽泛的意义上解说此诗,视之为一首普通的悼亡之作,更具有本质性的兴发感动力。
人物链接
-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其一
- 题清镜寺留别
- 次韵谢从之以表闾投赠
- 徐仁伯侍郎挽诗
- 题赠吴国华钓台
- 迎春乐 其一
- 赵山神祠
- 艮岳百咏 环山馆
- 杂诗二十七首
- 辛亥冬十月九日从余兄原礼及陆好问刘主敬同登萝岩倚圣屏憩禅庵饮清凉池临筀竹湾谒龙湫玩仙李遂宿绝顶看月明日南俯大小车岩望东西二岭还北崖瞰石龟石笋复游眺久之乃下山所得奇胜赋长句五首 其一
- 和徐高尚同陈胡二文学虎丘游集
- 江边柳
- 寄怀沈君接 其二
- 送别王二守
- 望飞来寺
- 去岁余与窗友赵伯颙同外补五月十有二日予至钱塘宿斋吴山而伯颙已先至因来叙话夜分始别匆匆一载矣兹予统师南征经伯颙之邻封伯颙亦来犒师亦以是日会于浔阳两情相对喜而复感而伯颙又亟欲别去予因口占三绝以赠
- 抵丹徒
- 满庭芳 闰六月十九夜暑甚梦后作
- 一萼红 寄张衡州乞官历
- 次赏菊韵藜青四首 其四
- 大雨行
- 寄怀光炯
- 夜坐三首 其三
- 武夷九曲棹歌图 其一
- 夜坐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