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休
介绍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
轶事典故
贯休落落大度,不拘小节。曾在通衢大道边走边吃果子,旁若无人。乾宁(894-897年)初,贯休离开越州,到荆州。荆南节度使成汭对贯休还比较客气,安置他在龙兴寺住。过一段时间后,关系便逐渐疏远。有一年,成汭生日,献诗祝寿者百余人,贯休也在其中。因为献诗的人多,成汭无法亲自过目,便委托慕僚郑准品评。郑准对贯休的诗才非常嫉妒,就给贯休评了个第三,贯休对此很感生气。贯休除了善于作诗外,又擅长于书法,号为姜休。有一次,成汭向贯休请教书法上的问题,贯休因生日献诗受辱,正闷着一肚子气,便借此机会发泄,说“此事须登坛可授,安得草草而言!”成汭听后也很火,成汭身边一些人也乘机说坏话,于是乎贯休又被驱逐出江陵,解送公安县(荆州属县)安置。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并加以“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玄逸大师”、“守两川僧大师”、“赐紫大沙门”、“禅月大师”等一系列殊荣称号,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柳门柳门,芳草芊绵。日日日日,黯然黯然。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食实得地,颇淹岁月。 今朝天子在上,合雪必雪。况绛之牧,文行炳洁。 释谓缘因,久昵清尘。王嘉迎安,远狎遗民。嫓彼二子, 厥或相似。论文不文,话道无滓。士有贵逼,势不可遏。 麟步规矩,凤翥昂枿。岘首仁踪项频跋,商云乳麝香可撮, 望尘□□连紫闼。吾皇必用整乾坤,莫忘江头白头达。
-
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梦公别我还上国, 江边惨执行迟迟。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 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 即须天子知。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 前程胜事未可涯,但恐圭峰难入手。莲峰掌记韩拾遗, 雁行雍穆世所稀。二十年前即别离,凭师一话吟朝饥。
-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 崖罅仙棺出,江垠毒草分。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古岳龙腥一匣霜, 江上相逢双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 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
扶桑枝西真气奇,古人呼为师子儿。六环金锡轻摆撼, 万仞雪峤空参差。枕上已无乡国梦,囊中犹挈石头碑。 多惭不便随高步,正是风清无事时。
-
马头宝峰,秀塞寒空。有叟有叟,真隐其中。无味醍醐, 亦非般若。白趾碧目,数百潇洒。苦竹大于杉, 白熊卧如马。金钟撼壑,布水喷瓦。芙蓉堂开峰月入, 岳精踏雪立屋下。伊余解攀缘,已是非常者。更有叟, 独往来,与我语。情无刚强,气透今古。竹笠援补, 芒鞋藤乳。北风倒人,干雪不聚,满头霜雪汤雪去。 汤雪去,无人及,空望真气江上立。
-
湘水万馀里,师游芳草生。登山乞食后,无伴入云行。 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
-
得罪唯惊恩未酬,夷陵山水称闲游。人如八凯须当国, 猿到三声不用愁。花落扁舟香冉冉,草侵公署雨修修。 因人好寄新诗好,不独江东有沃州。
-
霜锋擗石鸟雀聚,帆冻阴飙吹不举。芬陀利香释驎虎, 幡幢冒雪争迎取。春光主,芙蓉堂窄堆花乳, 手提金桴打金鼓。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师子语。 苦却乐,乐却苦,卢至黄金忽如土。
-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獮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 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 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