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休
介绍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
轶事典故
贯休落落大度,不拘小节。曾在通衢大道边走边吃果子,旁若无人。乾宁(894-897年)初,贯休离开越州,到荆州。荆南节度使成汭对贯休还比较客气,安置他在龙兴寺住。过一段时间后,关系便逐渐疏远。有一年,成汭生日,献诗祝寿者百余人,贯休也在其中。因为献诗的人多,成汭无法亲自过目,便委托慕僚郑准品评。郑准对贯休的诗才非常嫉妒,就给贯休评了个第三,贯休对此很感生气。贯休除了善于作诗外,又擅长于书法,号为姜休。有一次,成汭向贯休请教书法上的问题,贯休因生日献诗受辱,正闷着一肚子气,便借此机会发泄,说“此事须登坛可授,安得草草而言!”成汭听后也很火,成汭身边一些人也乘机说坏话,于是乎贯休又被驱逐出江陵,解送公安县(荆州属县)安置。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并加以“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玄逸大师”、“守两川僧大师”、“赐紫大沙门”、“禅月大师”等一系列殊荣称号,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猕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
-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
-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
-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
-
天骥头似鸟,倏忽四天下。南金色如椹,入火不见火。 吾交二名士,遽立于帝左。凤姿既出世,天意嘱在我。 奇哉子渊颂,无可无不可。
-
为善无近名,窃名者得声不如心,诚哉是言也。 使君圣朝瑞,乾符初刺婺。德变人性灵,笔变人风土。 烟霞与虫鸟,和气将美雨。千里与万里,各各来相附。 信哉有良吏,玄谶应百数。古人古人自古人, 今日又见民歌六七袴.不幸大寇崩腾来,孤城势孤固难锢。 攀辕既不及,旌旆冲风露。大驾已西幸,飘零何处去。 婺人空悲哀,对生祠泣沾莓苔。忽闻暂寄河之北, 兵强四面无尘埃。唯祝銮舆早归来,用此咎繇仲虺才。 使四野雾廓,八纮镜开。皇天无亲,长与善邻,宜哉宜哉。
-
人言海觉老宗师,隐绝层巅世莫知。青草不生行道迹, 白云常护坐禅扉。六环金锡飞来后,一派银河泻落时。 借问大心能济物,龙门风雹卷天池。
-
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宰嚭一言终杀伍,大夫七事祗须三。功成献寿歌飘雪,谁爱扁舟水似蓝。今日雄图又何在,野花香径鸟喃喃。
-
我爱李景伯,内宴执良规。君臣道昭彰,天颜终熙怡。 大簸怕清风,糠秕缭乱飞。洪炉烹五金,黄金终自奇。 大哉为忠臣,舍此何所之。
-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我恐湘江之鱼兮, 死后尽为人。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 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 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贡上国, 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 石州慢 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 步虚词 其四
- 相和六引 其二 商引
- 夜上隐居寺
- 摸鱼儿 其二 用古“买陂塘旋栽杨柳”韵
- 和王司法雨中惠诗二首 其一
- 柳梢青 其十七
- 送赵栖岩分司池阳总干
- 题本觉寺
- 清平乐 饮至九月二日晨赋寄肖健
- 宫词一百七首(录七十首) 其二十一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其二
- 梦长髯道士以一囊贮罗浮山携以遗予纪以绝句 其一
- 念奴娇 秋日怀乡再和介翁
- 抵新安访汪司马伯玉八首 其三
- 清明祭扫毕有感
- 台湾竹枝词 其六
- 哺饥坡
- 独处怨
- 雨后登黄鹄矶晚眺二首
- 中秋金河感怀
- 离思五首 五
- 小舟晚兴四首 其四
- 秦望山 其一
- 七老会诗(真年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