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贯休

朝代:(唐[五代])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复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复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展开内容】
更 多

介绍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


轶事典故

  贯休落落大度,不拘小节。曾在通衢大道边走边吃果子,旁若无人。乾宁(894-897年)初,贯休离开越州,到荆州。荆南节度使成汭对贯休还比较客气,安置他在龙兴寺住。过一段时间后,关系便逐渐疏远。有一年,成汭生日,献诗祝寿者百余人,贯休也在其中。因为献诗的人多,成汭无法亲自过目,便委托慕僚郑准品评。郑准对贯休的诗才非常嫉妒,就给贯休评了个第三,贯休对此很感生气。贯休除了善于作诗外,又擅长于书法,号为姜休。有一次,成汭向贯休请教书法上的问题,贯休因生日献诗受辱,正闷着一肚子气,便借此机会发泄,说“此事须登坛可授,安得草草而言!”成汭听后也很火,成汭身边一些人也乘机说坏话,于是乎贯休又被驱逐出江陵,解送公安县(荆州属县)安置。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并加以“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玄逸大师”、“守两川僧大师”、“赐紫大沙门”、“禅月大师”等一系列殊荣称号,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展开内容】
  •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且有诸峰在,何将一第吁。 句还如菡萏,谁复赠襜褕。想得重泉下,依前与众殊。 役思曾冲尹,多言阻国亲。桂枝何所直,陋巷不胜贫。 马病唯汤雪,门荒劣有人。伊余吟亦苦,为尔一眉嚬。
  • 常思红石子,独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语,炉中姹姹娇。 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朝。曾见奇人说,烟霞恨太遥。 弋者终何慕,高吟坐绿鳌。烧侵姜芋窖,僧与水云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猎箭牢。何时一相见,清话擘蟠桃。
  •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
  •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猕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
  • 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 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只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 清风江上月,霜洒月中砧。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 寂寥从鬼出,苍翠到门深。惟有双峰寺,时时独去寻。
  • 孟子终焉处,游人得得过。dz深黄狖小,地暖白云多。 孔圣嗟大谬,玄宗争奈何。空馀岘山色,千古共嵯峨。 花落谷莺啼,精灵安在哉。青山不可问,永日独裴回。 冢穴应藏虎,荒碑只见苔。伊余亦惆怅,昨日郢城回。
  •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 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 羸马与羸童,微吟冒北风。店孤僧共歇,日落思无穷。 囊草无非刺,魏人那识公。莺花五陵道,去去与谁同。
  •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 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何妨似支遁,骑马入青冥。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诗琢冰成句,多将大道论。人谁知此意,日日只关门。 乳鼠穿荒壁,溪龟上净盆。因知无事贵,言外更无言。 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只应唯道在,无意俟时来。 树叠藏仙洞,山蒸足爆雷。从他嫌复笑,门更不曾开。 蝉急野萧萧,山中信屡招。树香烹菌术,诗□□琼瑶。 诸境教人认,荒榛引烧烧。吾皇礼金骨,谁□美南朝。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气交。霜椑如蜜裹,□□似盐苞。 浮藓侵蛩穴,微阳落鹤巢。还如山里日,门更绝人敲。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芙蓉峰里居,关闭复何如。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见渠。 红泉香滴沥,丹桂冷扶疏。唯有西溪叟,时时到弊庐。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从来多自省,不学拟何为。 囊非扑满器,门更绝人过。土井连冈冷,风帘迸叶多。 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唯有前山色,窗中无奈何。
  •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 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斗彩鸣凤盘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母子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