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炎
张炎:(1248-1320?),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先世凤翔(今陕县名),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六世祖张俊为南渡功臣,封循王。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张炎为词主张清空、骚雅,倾慕周邦彦、姜夔而贬抑吴文英。他的词多写个人哀怨并长于咏物,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他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张炎是最早的词论家,著有《词源》一书。在论述乐律部分,书中保存了有关乐词的丰富资料,是一部有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他的创作主张,强调艺术感受、艺术想象与艺术形式,有许多经验之谈,至今尚可参考,但其观点带有门户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张炎的创作和词论对后世均有深远影响,清代许多词人都尊崇张炎,把他和姜夔并称。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阳台》、《月下笛》、《解连环》、《甘州》等。(1248-1314后)字叔夏,号玉田、乐笑翁,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张俊后裔,枢之子。宋亡,其家亦破,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北游元都,失意南归。晚年在浙东、苏州一带漫游,与周密、王沂孙为词友。其词用字工巧,追求典雅。早年多写贵族公子的优游生活,后期多追怀往昔。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均有论述。著有《词源》、《山中白云词》(又名《玉田词》)。主要作品有:高阳台(接叶巢莺)八声甘州(辛卯岁)清平乐(采芳人杳)解连环(楚江空晚)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已阅 67148 次 |
喜欢 10438 次 ❤
更 多
作品风格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选宋词的书,选到最后,就得选张炎,讲到最后,也得讲张炎。可以说,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张炎的词,是最后的一个音节,是最后的一声歌唱。由于他的词寄托了乡国衰亡之痛,备极苍凉,所以也可以说,他的声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张炎为词主张"清空"、"骚雅",倾慕周邦彦、姜夔而贬抑吴文英。他的词多写个人哀怨并长于咏物,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他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词论家,他写的《词源》,在词的形式研上,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启迪。在论述乐律部分,书中保存了有关乐词的丰富资料,是一部有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他的创作主张,强调艺术感受、艺术想象与艺术形式,有许多经验之谈,至今尚可参考,但其观点带有门户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分。其论词的最高标准是“意趣高远”,“雅正”,“清空”。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阳台》、《月下笛》、《解连环》、《甘州》等。生平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鲜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
-
老子今年,多准备、吟笺赋笔。还自喜、锦囊添富,顿非畴昔。书册琴棋清队仗,云山水竹闲踪迹。任醉筇、游屐过平生,千年客。 回首梦,东隅失。乘兴去,桑榆得。且怡然一笑,探梅消息。天下神仙何处有,神仙只向人间觅。折梅花、横挂酒壶归,白鸥识。
-
又孤吟、灞桥深雪,千山绝尽飞鸟。|梅花也著东风笑,一夜瘦添多少。|春悄悄。|正断梦愁诗,忘却池塘草。|前村路杳。|看野水流冰,舟闲渡口,何必见安道。|慵登眺。|脉脉霏霏未了。|寒威犹自清峭。|终须几日开晴去,无奈此时怀抱。|空暗恼。|料酒兴歌情,未肯随人老。
-
丹丘瑶草。不许秋风扫。记得对花曾被恼。犹似前时春好。 湘皋闲立双清。相看波冷无声。独说长生未老,不知老却梅兄。
-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寂寂西窗闲弄影,深夜寒灯明灭。且浸芳壶,休簪短帽,照见萧萧发。几时归去,郎吟湖上香月。
-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 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
门掩新阴孤馆静。杨花却解来相趁。几日方知因酒病。无憀甚。脱巾挂壁将书枕。 是说落红堆满径。不知何处游人盛。自笑扁舟犹未定。清和近。寻诗已约兰陵令。
-
曾记宴蓬壶。寻思认得无。醉归来、事已模糊。忽对画图如梦寐,又因甚、下清都。 拍手笑相呼。应书缩地符。恐人间、天上同途。隔水一声何处笛,正月满、洞庭湖。
-
辛苦移家聊处静。扫除花径歌声趁。也学维摩闲示病。迂疏甚。松风两耳和衣枕。 颇倦扶筇寻捷径。东墙蔼蔼红香盛。少待摇人波自定。蓬壶近。且呼白鹤招韩令。
-
异乡倦旅,问扁舟东下,归期何日。琴剑空随身万里,天地谁非行客。李杜飘零,羊昙悲感,回首俱陈迹。羁怀难写,豆虫吟破孤寂。 柳外门掩疏阴,佳人何处,溪上苹花白。留得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雁书休寄,寸心分付梅驿。
-
爱闲能有几人来。松下独徘徊。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漱齿石边危坐,洗心易里舒怀。 划然长啸白云堆。更待月明□。一瓢春水山中饮,喜无人、踏破苍苔。开了桃花半树,此游不是天台。
人物链接
- 代呻吟绝句二首 其一
- 春庭
- 约鲁山兄
- 杏花天
- 宿清晖
-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三
- 董宣
- 谢玄庙
- 九日僧舍偶成
- 龙云寺
- 小雪前三日钟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坞自郑盖庵过阆山趋翔凤山菁山遍览杨坟秀园遂至何山道场山乘兴薄吴兴访玉湖书院水晶境界而归自戊子至庚子阴晴相半胜处辄徘徊赋诗饮酒伟哉观也数诗见后 宿妙胜阁
- 奉和曾圣任先生咏物诗三首 其三 蛇
- 凤来朝 军持题《履错集》见赠,次韵詶之
- 望颐山
- 上元日望大高玄殿灯火有赋
- 三疏乞休伏奉俞旨用韵有述
- 百字令
- 赵城至洪洞道中口占三绝 其二
- 南乡子·送述古
-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二
- 颂古十首 其七
- 斋中杂兴二首 其一
- 和陶诗六首 和杂诗 其一
- 偈颂二十五首 其一
-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