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寅
行政思想
纵观胡寅思想,我们可以对胡寅的社会行政思想的主要特点作一小结:
第一,其思想始终以“尊王攘夷”为其宏旨。维护宋王朝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这是胡寅理论和行动的出发点,也是其终点。无论是修内政,还是平内乱、攘外夷,其根本目的都是想恢复北宋王朝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并力图实现其理想中的统治模式。
第二,轻民思想。对于下层民众,胡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他也曾上书建议统治者爱民、以民为本,但他仅仅把民众看作是被统治的对象,只要求统治者作到使民不乱即可。“固结百姓将离之心,勿致溃叛,乃爱民之实也”。他还认为民众是是非之端,“凡事皆本于民,无民则无事,无事则无官,而民终不能无也,故因事建官,使民出粟以养之事治则足矣”。民众奉养官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对于人民的起义理所当然地应予以镇压。可见胡寅地行政思想指向是从上到下,由内而外的,这完全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现实体现,走的是修、齐、治、平的思想理路。
第三,坚守儒家传统学说。胡寅论事皆以儒家元典为据,其言行皆以礼为守则。湖湘学派务实的思想、原始儒家身体力行的实践思想在其身上明显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寅不愧是一个真正的儒家。但是正因为如此,胡寅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对王安石的变法和其新学都有所排斥,他要求的是用儒家传统的治世之道来拯救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然而其学说多不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后人这样评价他所著的《读史管见》:“寅作是书,因其父说,弥用严苛。大抵其论人也,人人责以孔、彦、思、孟,其论事也,事事绳以虞、夏、商、周。名为存天理,遏人欲,崇王道,贱霸功,而不近人情,不揆事势,卒至于窒碍而难行。”这也可以作为对胡寅整个思想的一个评价,虽然此评有刻意抨击宋明理学之嫌,但也有可借鉴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胡寅的社会行政思想深深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南宋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辽、金等国强悍的攻势相交织而形成的强弱鲜明对比为其背景的,而其思想源头则终归于儒家正统元典。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一特有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新儒学的兴起是否因单纯的道统延续的使命感使然;近世以来的实学救国思想的渊源何在;儒学的真正意义或其真谛是什么,等等。胡寅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我们如何去正确、客观地对待他以及他所反映的历史和由他而引发的思考,这是应该继续深入探讨的。
-
行春对酒满壶频,乐此春风自在身。须信壶中春不老,何人作计强留春。
-
陋巷当年只屡空,于今还咏舞雩风。已推宝瑟铿然后,莫认青春醉眼中。
-
雪后云收万里天,春从何处著山川。红边绿外无穷思,莫道今年似去年。
-
万卉千葩自不同,吹开只是一般风。对花不见花开处,却恐嬉游兴易穷。
-
气浃高深物物苏,问言还有欠春无。桃红李白犹閒事,麟凤应来瑞此都。
-
洛阳风俗事栽花,流水园林眇一涯。移得旧根春不老,错疑蜂蝶过邻家。
-
燕舞方酣莺又啼,草堂春睡日平西。枝头有酒寻花去,小雨冥冥渐作泥。
-
蓬门相直是南山,傍著丹梯尚可攀。野兴旧同流水远,道心今共白云閒。
-
素不能诗复戒吟,辱君笙鹤堕清音。何须风月三千首,已洗尘埃一寸心。
-
老矣鸡栖爱一廛,生涯随分不求全。一杯那复思身后,三爵聊将补食前。
- 烟霞洞四首 其三
- 荷叶杯 其六
- 早起五言三韵
- 寻僧二首
- 恸立斋先生
- 楚塞楼
- 凤翔八观,并叙 其二 诅楚文
- 访野老
- 赠谭山人
- 晓晴度青城绳桥二绝句 其一
- 虞美人 其一 酬卫卿弟兄赠
- 阳春歌二首
- 答徐绚诗家
- 归兴
- 夏日村居次焦山郭次甫韵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十七
- 宿献花岩作 其一
- 卜算子 辛亥岁始春,故人治舟相约观梅于邓尉诸山,雨雪载涂,余以畏寒不出,因忆山中讨春旧游,次韵白石道人梅花八咏以示同志,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若所作则伧歌无复雅句也。 其三
- 南浦月 外子计偕留滞都下,缄书寄远,誊以小词。
- 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
-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 其二
- 颂古四十五首 其四四
- 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 其三
- 蝶恋花(为钱守寿)
- 祭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