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张宁

朝代:(明)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更 多

生平

无畏谏臣

  张宁,自幼聪颖过人,7岁题画龙图有“莫点金睛恐飞去”之句。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在朝中以敢言直谏著称。

  景泰七年,顺天府举行乡试,内阁大臣陈循和王文之子均未中考,两大臣竟联名诬告考官不公。张宁十分气愤:“为一己私利,为不中用的儿子叫屈,视国法如儿戏,真恬不知耻!完全丧失大臣应有的品德,请求罢免这两人职务。”皇帝准其奏。

  朝廷议论考核官员,有大臣建议考核南京大小官员,但避谈京城官员。张宁奏道:“京师尤根本之地,考核不可免。”又说:“目前京城地区武职3万余人,每年耗银百万,把国库都挖空了。不如大力精简,合格者充实都司、卫所,不合格的全部淘汰。”这建议因涉及众多人切身利益,议而未决。

奉使朝鲜

  天顺四年,朝鲜王诱杀邻部毛怜卫都督,都督之子兴兵复仇,一场内部仇杀追在眉睫。明朝廷经过紧急商议,决定降旨谴责朝鲜王,尽力制止仇杀。但由谁去执行这一使命呢?朝鲜王是拥有实力的一方之王,弄不好会翻脸,使臣有性命之虞。

  大臣曹石极力推荐张宁出使。这以前曹石因擅权事被张宁谏止,怀恨在心。明为推荐,实欲借刀杀人。皇帝遂派张宁和都指挥武忠两人为正、副使臣前往朝鲜。张宁欣然受命。

  张宁并非不知曹石居心,但他将此看作报效国家的极好机会。他深感肩负责任重大,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见了朝鲜王,他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一一列数朝鲜王的不是,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番话爽爽快快倾吐出来。朝鲜王大为震惊。接着张宁又晓以利害,诚恳规劝朝鲜王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同行的武忠则在朝鲜王面前显示了自己的神威:他把两张弓并拢,一手拉开,射出两箭,天上两雁应声落地。朝鲜王暗想:大明的文臣言辞慷慨不怕死,武臣骁勇善战,我不是对手呀,况且使臣讲得句句在理。于是接受规劝,向都督之子承认错误。结果兵不血刃,免却了一场眼看将发生的恶战。 张宁不辱使命,胜利归来。不久因功升任都给事中。 张宁后来写了一本《奉使录》,记叙出使朝鲜的前后经过,被收入《四库全书》和明代海盐地方丛书《盐邑志林》。

遭忌引归

  张宁才高志大,英宗意欲重用。但他久居谏坛,直言无忌,为朝中权贵所恶。给事中王徽因弹劾大学士李贤而获罪,张宁率六科论救,由是渐与内阁相忤。后出为汀州知府,抑郁不得志,遂以病免职。家居30年,屡次被荐,终不复召。在家乡筑方洲草堂(为海盐著名的园林,今不存),以琴书自娱。张宁为文遵古法,才思敏捷,兼善画,著有《读史录》、《删改史论》、《方洲集》等。

【展开内容】
  • 十里红芳载酒行,兴来谁复顾阴晴。无端此会聊相偶,有约重来恐未成。击楫声孤人语歇,济川名重客舟轻。风光想像湖湘路,欲借遗文吊贾生。
  • 阅遍寰区二百州,江湖无处不追留。疑从单父城边见,曾逐麻衣道士游。黄发年中知老大,白衣丛里识公侯。相逢为问来秋事,笑指青云一点头。
  • 江湖情思庙堂身,行尽吴山两度春。范老不先天下乐,苏公岂是宦游人。菊松有待归应晚,琴鹤相忘贵亦贫。他日悬车定何处,午桥庄上杏花新。
  • 生刍束玉见无因,宿草荒烟怅望频。转眼忽惊千古别,到头谁是百年人。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惟有匡庐杏花树,东风依旧岁华新。
  • 湖桥春水泊轻舠,冒雨相过重尔劳。喜见伯温编击壤,惭非元晦叙离骚。絷驹此夕閒空谷,鸣鹤何时彻九皋。芳草王孙又归去,客边聊为一挥毫。
  • 越水吴山近寂寥,秋来到处动歌谣。司徒乡土簪缨表,科甲文章锦绣标。千里星霜劳使节,九重雨露下宸霄。元功自有玄圭锡,好副民风十二条。
  • 短墙幽径草纤纤,流水浮光四绕檐。藜杖近分天禄火,芸编新絓邺侯签。鱼龙变化书连屋,奎壁森罗月满帘。一束囊携人去后,旧帏穿榻闭清严。
  • 一自同舟下第归,重联书剑上春闱。青云得路故人散,白首还家往事非。漫有束刍怀远道,空惊宿草闭玄扉。伤心不似当年别,目极南天泪满衣。
  • 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净春堤步落花。负郭有田清世业,高居无事野人家。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不是青春壮游处,暂随歌舞乐年华。
  • 琅玕娟净羽衣鲜,彷佛湘君驾月旋。见实何年随凤下,报安常日有书传。烟梢滴露秋先警,雨筱惊风夜不眠。桃李无情莺燕别,凭留声节上芸编。
影相集珍
  • 斗彩鸣凤盘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
  • 母子象尊
  • 双龙戏首对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