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鬓须全是雪,政坐癖于诗。|老不谋丹穴,贫犹泥墨池。|今年逢旅卦,何日赋归辞。|得句求君诀,时容诣讲帷。
  • 怱怱社燕时,此况岂前知。|道左家书断,春蒸客舍卑。|醉成难治病,闷赋不工诗。|块卧听风雨,吾儿亦见思。
  • 鄂城未至客湓城,谁识惓惓欲见情。|端肯寄书凭雁足,遥知求友认鶑声。|论心政愿投胶漆,临路良难渡水罂。|江海一生今老矣,待来重结岁寒盟。
  • 契阔几何时,六闰过如矢。|九岁十岁儿,婚娶见孙矣。|皂隶忽鼎贵,王侯或横死。|前辈亡典刑,后生荡廉耻。|晤言何用多,感叹不能已。
  •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一会岂易得,招呼酒盈缸。|慷慨上高城,恻怆临大江。|雪水倾蜀峡,烟树连淮邦。|风景故不异,愁心私自撞。
  • 清湍严子滩,僻坞任公寺。|荒凉茅屋居,蹇浅石田莳。|危踪璧偶完,暮景驾已税。|闲门幸常关,奥帙尚多味。|遥遥匡庐山,久客果何谓。
  • 顾此昧陋质,昏冥蹈危机。|一麾缪析土,三命空登畿。|屡激马援谤,终成冯衍归。|长骛厄道左,力耕逢岁饥。|置之勿复道,觞来暂同挥。
  • 覆却罔攸测,理乱非所任。|兀兀兔株意,哀哀鶑谷音。|识骥伯乐眼,放麑西巴心。|怀惠在夙昔,观过匪斯今。|頼公极忠厚,良用开我襟。
  • 兄事一纪长,矩度窃愿学。|智圆饱涉难,仁静耐处约。|厌事晚微聩,休官老深乐。|远追邴尚踪,高谢耿邓略。|还观鼎渥爻,何止万夫怍。
  • 玄理本甚察,悟见独何鲜。|请看小丙子,跪拜彩衣展。|荻芽荐鲊脯,缓醉味岂浅。|鞭辔惯驰奔,戈铠觊息偃。|我归当复来,岂惮仆足茧。
影相集珍
  • 青铜飞天神兽
  • 鎏金卧犬兽雕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人兽互戏盘云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