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积闷何可遣,高峰上云端。|水南彼何所,缥渺浮孤烟。|鬰塞树木古,深幽窗户妍。|一楫往从之,岂无凌波船。|绝景未易写,良朋求亦难。|独往或兴尽,空叩林下关。|不若遥相望,聊寄吾意焉。
  • 家富敌万乘,吾尝见其人。|生死握国柄,不复如人臣。|自谓磐石安,扫灭随埃尘。|岂不恃狙诈,政用祸尔身。|尔身一腐鼠,原野何足陈。|歌姬事别主,画堂生荆榛。|我叹匪为此,遗祸殃齐民。
  • 秋风西北来,一夕几万里。|湛湛长江枫,落叶逝流水。|自非贞劲草,颜色槁欲死。|时当蛰蛟龙,么么况蝼蚁。|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空褚乏裳衣,敝絮谁与理。|阳春何日还,悲哉远游子。
  • 乐莫乐登高,亦复悲莫悲。|乐兮携佳人,樽酒相追随。|惨惨古戍暮,烟寒秋角吹。|悲从此中起,孤游偶臻兹。|城南百尺楼,前是未有之。|城外两三冢,新葬复是谁。|往者已足鉴,百世悬可知。
  • 深箝笑口似难开,顿喜诗仙载酒来。|此道孰为今老笔,吾庐适有古荒台。|焉知晚节逢陈厄,忽听高歌类郢哀。|倚石自怜吟不就,频将拄杖划莓苔。
  • 老怀幸无事,何用知秋风。|团团乌桕树,一叶垂殷红。|为此有所感,长吟敲虚空。|城市了在目,心隔云万重。|燕席鼓吹急,游骑呵殿雄。|亦各适尔适,扰扰尘堁中。|焉知天地外,有此颓然翁。
  • 松阴佳处路宜迟,裹袖寒鞭马上垂。|邂逅同倾九日酒,凄凉暗诵十年诗。|试回白首思前事,未觉青山减旧时。|节后骚英应好在,煮茶更与野僧期。
  • 茫茫六合间,孰是身自由。|贫贱不遑安,故迫口腹谋。|万事已云足,心火炎不休。|朝服寒食散,夜梦鬰仪楼。|鄙哉齐公子,泪下雍门周。|万世一陶叟,浩歌归故丘。|有酒醉即眠,无酒亦不求。
  • 两公诗思欲飞扬,颇似繁台俯大梁。|潇洒道装衣袖阔,昂藏寿相耳毫长。|持身未惯全随俗,玩世何嫌略放狂。|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
  • 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林树略改色,沙湍才减痕。|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影相集珍
  • 雕花银镜精品
  • 鎏金卧犬兽雕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精美青花瓷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