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士本不畏贫,所畏迫老境。|百忧无一乐,可醉不可醒。|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酒胆一何大,和陶效坡颍。|诗成间亦佳,未忍一炬炳。
  • 九日戏马台,二谢词翰英。|良辰各有句,得无差过情。|元嘉事其子,不救巢卵倾。|渊明东篱下,焉识笳鼓鸣。|兀坐把寒菊,竟亦了一生。
  • 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
  • 生死乃常理,兴亡殊似之。|火乌化王屋,鼎迁亦有时。|骊山发金雁,汉陵复如兹。|丹成云得仙,虚冢令人疑。|杯酒幸到手,无螯亦当持。
  • 早省宦径恶,荷锄宁带经。|岂不尝守郡,生涯百无成。|一夕偶不饮,鳏枕听遥更。|残灯暗虚牖,落叶锵空庭。|鼠囓叱不止,呼奴效猫鸣。|孰与醉卧熟,万事忘吾情。
  • 重五去未远,重九倏已至。|不论家与客,遇节必烂醉。|前日朝未兴,有谒入客次。|病酒不遑肃,匪敢挟长贵。|知我□□我,草木故有味。
  • 气豪心未平,三已复三仕。|毫髪志不伸,所至但屈己。|屡触炙眉怒,讵啻折腰耻。|七年困江国,脱身走故里。|欲著藏山书,实录立传纪。|往事邈难问,毫简遽云止。|不如一杯酒,此亦焉足恃。
  • 此邦最佳处,乃在城北隅。|野田荞麦傍,松下复问涂。|酷爱古石峙,故缓羸骖驱。|一生能几许,于兹十载余。|夜榻醉卧稳,何殊故园居。
  • 秋风吹古城,乱山绕荒宅。|树影日以疏,沼落见萍迹。|客来觞我菊,献酬殆至百。|斜照未云夕,草端露已白。|迁化每如此,不饮真可惜。
  • 一日不举酒,即患偏头风。|明日忽不患,乃在酒一中。|人言饮致疾,此理恐未通。|杯我自酌我,壁间幸无弓。
影相集珍
  • 雕花银镜精品
  • 明清雕字古玉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青铜飞天神兽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