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已阅 371810 次 |
喜欢 9600 次 ❤
-
妙得濠梁趣,任公犗肯吞。|□泉如有待,头角上天门。
-
寒燠分时序,生成续化工。|窃迟登麦日,肯怨落花风。|春气何曾绝,天机岂易穷。|谁云老圃淡,早著石榴红。
-
归来数亩小园宽,风有轩棂月有坛。|总为才疏能忤俗,兼缘兴尽合休官。|空山老死知无补,往代兴亡稍欲刊。|洛下寄书藉黄犬,莼鲈终恐愧张翰。
-
吏方居官时,美誉无不有。|及乎恶声出,乃在解官后。|有势易为好,无势易为丑。|万事要诸终,公论翻覆手。|请看楚大夫,得代数年久。|两邑父老言,至今不改口。|予决未始私,餽献无所受。|不为病留此,热官已唾取。|鼎贵何足云,人当论贤否。|黟歙君桐乡,此亦足不朽。
-
天王理万国,势必委诸吏。|制字从一史,执法不可二。|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两讼一求捷,两役一求避。|含糊卒未决,徐徐较餽遗。|酒果若羔雁,书画及弊器。|到官一物无,去官百需备。|此县与彼县,大率不相异。|独有楚县尹,不肯作此事。|无钱买归舟,仆马亦顦顇。
-
歙三万户多,黟户减半少。|君才宜大用,何乃易而小。|易邑不易心,千江一月皎。|歙民时有谣,夺堇茹我蓼。|黟产足筒布,粗绤自缠绕。|黟之酒良佳,樽中无清醥。|归来卧城东,赁阁临木杪。|唯有一卷梅,古色暗锦褾。|高官跃大马,鼓吹日扰扰。|廉吏无人知,酸吟夜连晓。
-
儒者书隠公,昔持浙西节。|按一青溪令,闻者胆为裂。|先声到江东,庶亦有旌别。|似闻复留中,骎骎管喉舌。|君可持我诗,叩门细自列。|贪吏剧百巧,廉吏抱一拙。|拙廉名弗彰,巧贪位深窃。|何啻万蚊虻,日咂生民血。|我老死已近,分甘粮欲绝。|此公能荐君,长鬣幸未雪。
-
偶闻一人死,恻怛吁以惊。|千人万人死,能不怆厥情。|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功名岂不成,机心何时平。|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
-
市有印书叟,日印可千纸。|间得工墨钱,苟足赡妻子。|近欲役其人,告者谓已死。|醉歌夜彻晓,熟卧呼不起。|人鬼顷刻分,火葬骨骸毁。|岂不谓达生,谁独能免此。
-
湍溪涨梅潦,一夕十丈强。|愚哉浴马僮,视之如寻常。|高岸一失足,马尚能腾骧。|僮尸不可得,漂流落何乡。|握辔徒自谨,堕穽已足伤。|人间平坦途,中亦有海洋。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