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方回

朝代:(宋[宋末元初])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展开内容】
  • 齿髪侵寻落,风霜取次秋。|口须湔乳臭,川合向东流。|沈宋中尝悔,江湖晚更羞。|此声专老杜,犹俟到夔州。
  • 瞻紫阳山日仰高,此翁暮景亦云劳。|一爻变卦逢初遯,万古哀心寄续骚。|倬彼大贤犹蠖屈,矧予小技仅蝉号。|竹林书在吾能读,不厌千周更百遭。
  • 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径欲为君赋招隠,朝簪窃恐未容抽。
  • 恭惟天地心,物物息相禅。|诗人卜丰年,生意寓雪霰。|彼但言其消,譬梦幻泡电。|痴悯狙公赋,忿斥蜗国战。|焉知往圣作,视世岂邮传。|向明赞化育,司牧必南面。|寸丹对上穹,退以学自练。|至其出为物,遇暍忍不扇。|吾目故未瞽,此道若有见。|自养非所养,焉敢事荒燕。
  • 射至于侯又中侯,盍求诸己勿人求。|欲升海底珊瑚树,不藉沙边舴艋舟。|急要瑳磨删俚语,可容藻鉴徇常流。|端能过我论兹事,一听盆缫轧轧抽。
  • 采芑采于田,采芹采于水。|岂弟君子心,作人岂异此。|神农昔尝药,志在起人死。|百圣一乐育,亦如尝药然。|医国得一士,亿万性命悬。|诡诞王母桃,幻虚太华莲。|孰为返魂草,足扶天地颠。|嗟嗟燕昭王,海上求神仙。|不务长尔国,徒欲长尔年。
  • 渴心望古人,无井可不凿。|但勤驽马驾,定胜屠门嚼。|长怀谪仙翁,英爽谢冥漠。|兹山肯神游,曷日旌
  • 江湖流辈互相高,刻楮抟沙漫自劳。|孰肯剖肠湔垢滓,始能落笔近风骚。|通疏障碍河东注,剔抉幽微鬼夜号。|汉魏以来数人耳,曲须和寡始为遭。
  • 近市招医士,空庖督爨奴。|膻荤犹可绝,药饵岂容无。|既欲营猫饭,仍当续马刍。|晨兴百需缺,独喜见吾雏。
  • 蚊蚤宵为梗,葵榴晓可观。|偶无酲待解,自觉寝难安。|深癖穿蒙密,幽阴度屈盘。|忽惊一点露,滴人髪间寒。
影相集珍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飞天神马金带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青铜飞天神兽
  • 精美青花瓷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