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人物资料
  • 吕之鹏

    吕之鹏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之鹏,密县(今属河南)人。宁宗嘉定时人(《浩然斋雅谈》卷中)。
  • 吕元锡

    吕元锡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元锡,吕公著后裔。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游南山。事见清《金石苑》第四册、陈垣《道家金石略》宋代部分《玉城山醮坛诗》注。
  • 吕公著

    吕公著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时以父荫补奉礼郎。举进士,通判颍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开封府。二年,为御史中丞,出知颍州。八年,入为翰林学士承旨,改知审官院,同知枢密院事。元丰五年(一○八二),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徙扬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四年卒,年七十二。谥正献。《东都事略》卷八八、《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 邵雍

    邵雍 【查看详情】

    朝代:(宋)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著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第二十一卷。
  • 吕午

    吕午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午(一一七九~一二五五),字伯可,歙县(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调乌程簿。历当涂丞,监温州天富北监盐场,知余杭县。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以言罢。入浙东提举常平章良朋幕,旋兼沿海制置司事,知龙阳县,为两浙转运司主管文字,监三省枢密院门兼提辖封桩上库。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太府寺簿,迁监察御史。三年,迁宗正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出知泉州。二年,除浙东提点刑狱。三年,复入为监察御史,迁起居郎兼史院官。四年,丁母忧。闲居十二年,宝祐三年卒,年七十七。有《竹坡类藁》、《左史谏草》。事见方回《左史吕公家传》(《左史谏草》附),《宋史》卷四○七有传。今录诗六首。
  • 吕天泽

    吕天泽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天泽,原籍涿州(今属河北)。追慕朱熹,似为弟子辈。今录诗三首。
  • 吕文仲

    吕文仲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文仲(?~一○○七?),字子臧,歙州新安(今属安徽歙县)人。南唐进士,调补临川尉,再迁大理评事。入宋为少府监丞,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历翰林侍读、直御书院,关西巡抚使、御史中丞。真宗景德三年(一○○六),迁工部侍郎,未几卒。有集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九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 吕文老

    吕文老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文老,东阳(今属浙江)人。月泉吟社第十名,署名吕澹翁。事见《月泉吟社诗》。
  • 吕氏

    吕氏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氏,祖谦祖姑,封清源君(《宋诗纪事》卷八七)。
  • 吕纮

    吕纮 【查看详情】

    朝代:(宋)

    吕纮,一作竑(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三四),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特奏名(清干隆《晋江县志》卷八)。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维多利亚女王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商代青铜器鸮卣
  • 上古雕纹玉环
  • 明清雕字古玉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母子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