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吕生(?~一一七六),传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乞食永丰。孝宗淳熙三年卒(明嘉靖《永丰县志》卷四)。
朝代:(宋)
吕由庚,开封(今属河南)人。诲子(《宋史》卷三二一《吕诲传》)。神宗元丰中由瀛州防御推官知陵川县(《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引《荆州府志》)。哲宗元祐初为太常太祝(《东坡先生全集》卷三九《吕由庚太常寺太祝》)。
朝代:(宋)
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入元不仕。能词,尝与唐珏、唐艺孙、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作赋蟹调,寄桂枝香。
朝代:(宋)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补绛州军事推官。通判通州,徙濠州,知滨州。擢提点两浙刑狱,入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使契丹,还,知制诏。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天圣六年(一○二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一○三三)罢,同年复相。景祐二年(一○三五)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与王曾争事,同时罢相。康定元年(一○四○)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一○四一),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二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不传。事见《隆平集》卷五,《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朝代:(宋)
吕存中,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知长洲(《吴都文粹》卷九龚颐正《蟠翠亭记》)。
朝代:(宋)
吕江,字叔济,一字子恒,金坛(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江东漕举。四年,廷对入等,为吴县教谕。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隠四平山中,学者称四平先生,卒年八十。有《山中山外吟稿》等,已佚。事见《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清光绪《金坛县志》卷九。今录诗九首。
朝代:(宋)
吕行中,字圣与,东平(今属山东)人。初知黄县。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知零陵县,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知德安县。事见《诚斋集》卷七八《书吕圣与零陵事序》,清嘉庆《零陵县志》卷六有传。
朝代:(宋)
吕声之,字大亨(《两宋名贤小集》小传名与字互易),新昌(今属浙江)人。早年与弟冲之同从陈傅良学,俱有声太学。曾为宿松尉,徙平阳丞。宁宗嘉定中官昭信军节度推官。有《沃州雁山吟》,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四存《雁山吟》一卷。事见《宋诗略》卷一四小传。 吕声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为底本,酌校《宋人集》甲编本(简称宋人集)等,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