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丁竦,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以太常少卿知福州。八年,召赴阙(《淳熙三山志》卷二二)。元丰二年(一○七九),以朝议大夫知越州(《嘉泰会稽志》卷二)。
朝代:(宋)
丁黼,南宋石埭(安徽省石台县)人。淳熙十四(1187)进士,初授崇德县尉,转升州录事参军,后任余杭知县,迁太仆寺簿。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三年(1236)元军逼近成都,时城内兵不足七百人,丁黼多次上疏告急,又遣子赴京求援,然援军未至,丁二次出城应战,说:“我职责就是镇守疆土。”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包围,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赐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束力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
朝代:(宋)
刁文叔,尝知盐官县,与张九成为友(《咸淳临安志》卷八五)。
朝代:(宋)
刁湛(九七一~一○四九),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宣城、大冶等县。历知潮、庐、寿诸州及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仁宗即位,迁夔州路转运使、三司度支判官。皇祐元年卒,年七十九。事见《乐全集》卷三九《刁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一《刁衎传》。
朝代:(宋)
刁约(九九四~一○七七),字景纯,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施注苏诗》卷一三作天圣二年),历诸王宫教授。宝元中为馆阁校勘。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为集贤校理。四年(一○四四),坐苏舜钦进奏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皇祐中为开封府推官。嘉祐初使契丹。四年(一○五九),出为两浙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院,出提点梓州路刑狱。英宗治平中出知扬州,移宣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十年卒(《苏东坡全集》前集卷八《哭刁景纯》),年八十四(《施注苏诗》)。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一。今录诗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