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王禹锡,行十六,与苏轼有姻连。事见《苕溪渔隠丛话》前集卷五五。
朝代:(宋)
王秬(?~一一七三),字嘉叟,安中孙。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以右宣教郎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二十五年,为淮南转运判官(同上书卷一七○)。历知抚州、江州(同上书卷一八四、一八五),通判洪州(《剑南诗稿》卷一有送行诗)。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为江东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入为权刑部侍郎兼权详定一司敕令。七年,知饶州(《周文忠集》卷一○○《王秬除集贤殿修撰知饶州制》)。九年卒(《剑南诗稿》卷四《闻王嘉叟讣报有作》)。有《复斋诗集》十五卷(《鹤山集》卷五四《王侍郎复斋诗集序》)、《复斋制表》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今录诗五首。
朝代:(宋)
王胜之,旴(今江西旴江)人(《浩然斋雅谈》卷中)。
朝代:(宋)
王说(一○一○~一○八五),字应求,鄞(今浙江宁波)人,致从子(《宋元学案》卷六)。师事杨适(《延祐四明志》卷四)。建桃源书院,教授乡里三十余年,人称桃源先生(《甬上宋元诗略》卷一)。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特奏名补将仕郎,为明州长史(《宝庆四明志》卷八)。元丰八年卒,年七十六。有遗稿十卷(《甬上宋元诗略》),已佚。清光绪《鄞县志》卷二六有传。
朝代:(宋)
王贻永,字季长,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王溥孙。真宗咸平中娶太宗女郑国公主,授驸马都尉。历知单州、徐州。仁宗即位,改知澶、定、天雄、郓等州军。康定元年(一○四○)擢同知枢密院事,迁枢密使。庆历六年(一○四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和初卒。谥康靖。《宋史》卷四六四有传。
朝代:(宋)
王轸,字应伯,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举进士。为太常博士。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由太常博士改除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同年十一月,又因事改为太常博士、监郢州酒税(同上书卷一○一)。后又为利州路转运使(《元宪集》卷二二制词)。景祐三年(一○三六)七月,以上所撰《五朝春秋》二十五卷,直秘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九)。
朝代:(宋)
王闻诗(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兴之,乐清(今属浙江)人。十朋长子。历知和州、光州。召为考功郎,检详枢密院文字。终提点江东刑狱。宁宗庆元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卒,年五十七。事见《水心集》卷二○《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
朝代:(宋)
王卿月(一一三八~一一九二),字清叔,号星斋,又号星庵,世居开封,曾祖徙居台州,遂为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温州乐清尉。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四年,知庐州,改湖南转运副使。十五年,为利州路提刑。光宗绍熙三年以吏部尚书为金国生辰使,行次扬州病卒,年五十五。事见《攻媿集》卷一○二《太府卿王公墓志铭》、《嘉定赤城志》卷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