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中 窥 豹
管中窥豹
已阅 6229 次 |
喜欢 5809 次 ❤
释 义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 句
向~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故 事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少年时就有很大名声。有一次,他观看家中门生玩掷骰子游戏,发现有个人要输,便说:“南边的风力不强。”门生们笑道:“这个小孩像从竹管里看豹子,居然也能看出一斑一点来。”王献之生气地说:“你们不要小看人!远的,我惭愧不如荀奉倩(即荀粲,三国时魏人,为人清高,很有才学);近的,我惭愧不如刘真长(即刘惔,王羲之的朋友)。”说完,便拂袖而去。后来,王献之成了著名书法家,与其父王羲之齐名,被后世并称“二王”。
妙 语
七个盲人碰到一头大象,便都上前摸摸大象是什么样子。他们摸到大象粗腿、尾巴、肚子、背部、耳朵、牙齿、鼻子,便分别形容大象像柱子、笤帚、山包、平台、蒲扇、犄角、橡皮筒,争论不休。这个故事之所以可笑,是因为盲人们“管中窥豹”,都只是看到了大象的一个部分,便固执地认定大象的总体模样皆如此。这启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千万不能乱下结论,否则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接 龙
- 管中窥豹 ➤
- 豹死留皮 ➔
- 皮里阳秋 ➔
- 秋荼密网 ➔
- 网开三面 ➔
- 面目全非 ➔
- 非驴非马 ➔
- 马工枚速 ➔
- 速战速决 ➔
- 决一雌雄 ➔
- 雄才大略 ➔
- 略见一斑 ➔
- 斑驳陆离 ➔
- 离乡背井 ➔
- 井底之蛙 ➔
- 蛙蟆胜负 ➔
- 负重致远 ➔
- 远求骐骥 ➔
- 骥服盐车 ➔
- 车水马龙 ➔
- 龙争虎斗 ➔
- 斗转参横 ➔
- 横七竖八 ➔
- 八方呼应 ➔
- 应付裕如 ➔
- 如坐针毡 ➔
- 毡上拖毛 ➔
- 毛羽零落 ➔
- 落落大方 ➔
- 方枘圆凿 ➔
- 凿壁偷光 ➔
- 光前裕后 ➔
- 后发制人 ➔
- 人寿年丰 ➔
- 丰取刻与 ➔
- 与世偃仰 ➔
- 仰人鼻息 ➔
- 息息相通 ➔
- 通宵达旦 ➔
- 旦种暮成 ➔
- 成人之美 ➔
- 美意延年 ➔
- 年湮世远 ➔
- 远走高飞 ➔
- 飞鸟惊蛇 ➔
- 蛇口蜂针 ➔
- 针锋相对 ➔
- 对酒当歌 ➔
- 歌功颂德 ➔
- 德厚流光 ➔
- 光阴似箭 ➔
- 箭在弦上 ➔
- 上援下推 ➔
- 推襟送抱 ➔
- 抱蔓摘瓜 ➔
- 瓜剖豆分 ➔
- 分秒必争 ➔
- 争猫丢牛 ➔
- 牛骥同皂 ➔
- 皂白不分 ➔
- 分斤掰两 ➔
- 两袖清风 ➔
- 风吹草动 ➔
- 动魄惊心 ➔
- 心坚石穿 ➔
- 穿井得人 ➔
- 人面桃花 ➔
- 花好月圆 ➔
- 圆颅方趾 ➔
- 趾高气扬 ➔
- 扬眉吐气 ➔
- 气涌如山 ➔
- 山崩钟应 ➔
- 应付自如 ➔
- 如日中天 ➔
- 天荒地老 ➔
- 老态龙钟 ➔
- 钟灵毓秀 ➔
- 秀而不实 ➔
- 实事求是 ➔
- 是古非今 ➔
- 今愁古恨 ➔
- 恨之入骨 ➔
- 骨腾肉飞 ➔
- 飞黄腾达 ➔
- 达官知命 ➔
- 命词遣意 ➔
- 意气扬扬 ➔
- 扬汤止沸 ➔
- 沸沸扬扬 ➔
- 扬长而去 ➔
- 去粗取精 ➔
- 精卫填海 ➔
- 海阔天空 ➔
- 空室清野 ➔
- 野草闲花 ➔
- 花说柳说 ➔
- 说黑道白 ➔
- 白龙鱼服 ➔
- 服低做小 ➔
- 小心翼翼 ➔
- 翼翼飞鸾 ➔
- 鸾翔凤集 ➔
- 集苑集枯 ➔
- 枯木逢春 ➔
- 春山如笑 ➔
- 笑里藏刀 ➔
- 刀山火海 ➔
- 海立云垂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詶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
- 荆楚道中
- 抚州被推昭雪荅陆太祝三首 其一
- 挽赵秋晓 其二
- 即事十二首 其十一
- 次韵朱子代兼怀君任教授年兄二首 其二
- 辛丑长至,舟次祝圣二首 其二
- 题隐士图况史佥事
- 乙酉元日八首 其二
- 送陈太学东归二首 其一
- 姑苏顾别驾毗陵幻上人偕万伯文刘季德过澹圃四首 其四
- 梅花村
- 长命草
- 题易张有为隐士李眉山画萝村图歌
- 会仙山
- 魏野草堂
- 浣溪沙 其一
- 郊庙歌辞 祭[太]社乐章 雍和
- 次韵杜安行见寄六首 其一
- 次韵表叔贾元范见寄二首 其二
- 郊祀乐章 太祖皇帝位酌献登歌作大吕宫彰安之曲
- 试宜黄侯湛墨 其二
- 寄怀二十首 其九
- 庆元庚申二月药局书满七月还涧上嘉泰元年秋入吴试罢冬暮得阙而归今五年矣 其二
- 属疾五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