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 虑 浅 谋
轻虑浅谋
已阅 6487 次 |
喜欢 6024 次 ❤
释 义
考虑不全面,计划不周密。
出 处
《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虚远谋,挑怨速祸。
谓谋虑短浅。
故 事
赵文王3年,赵国消灭了中山国,举国欢庆,并封长子章在安阳郡,由田不礼辅佐。由于他们二人一向怀有篡逆之心,由此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担忧。有一天,李兑跟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意志骄横,党羽众多,欲望很大;而田不礼为人狠毒,贪婪无度,两人彼此合谋,一定要生出作乱的事端。古人说‘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图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到头来互相鼓动作乱,我们得时时提防才行。”后来李兑又对肥义说:“依我看来,他们叛乱的中心是要权要势,你正是灾祸集中的目标,必然先遭祸害。为什么你不称病不出,把权力交给公子章,却偏要成为灾祸攀登的阶梯呢?”肥义听了李兑的话很不以为然,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从前先父把王位托付给我时就说道,你不要轻易改变念头和你的思虑,应该专心一致终结你的一生。……”肥义接着说:“我接受了他的委托,并记录在典册上,假如我畏惧作乱,怎么对得起前人,变心臣子,罪大恶极,连刑法都不能容忍,况且贞节之臣必待灾祸来临,才能显示操守;尽心之臣必待大难临头,才会彰明本色,决不违背我的誓言。”李兑感动得流着泪告别了肥义。此后,公子章和田不礼果然作乱,并杀害了肥义。“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常用来形容犯罪的动机。
接 龙
- 轻虑浅谋 ➤
- 谋事在人 ➔
- 人心不古 ➔
- 古稀之年 ➔
- 年富力强 ➔
- 强弩之末 ➔
- 末学肤受 ➔
- 受宠若惊 ➔
- 惊涛骇浪 ➔
- 浪子回头 ➔
- 头没杯案 ➔
- 案牍劳形 ➔
- 形影相随 ➔
- 随珠弹雀 ➔
- 雀角鼠牙 ➔
- 牙牙学语 ➔
- 语重心长 ➔
- 长袖善舞 ➔
- 舞文弄墨 ➔
- 墨子泣丝 ➔
- 丝恩发怨 ➔
- 怨气冲天 ➔
- 天渊之别 ➔
- 别有洞天 ➔
- 天长日久 ➔
- 久安长治 ➔
- 治国安民 ➔
- 民怨沸腾 ➔
- 腾蛟起凤 ➔
- 凤毛济美 ➔
- 美意延年 ➔
- 年高望重 ➔
- 重温旧梦 ➔
- 梦寐以求 ➔
- 求同存异 ➔
- 异军突起 ➔
- 起死回生 ➔
- 生不逢时 ➔
- 时不再来 ➔
- 来者不善 ➔
- 善始善终 ➔
- 终南捷径 ➔
- 径情直行 ➔
- 行动坐卧 ➔
- 卧薪尝胆 ➔
- 胆大包天 ➔
- 天昏地暗 ➔
- 暗中摸索 ➔
- 索隐行怪 ➔
- 怪诞不经 ➔
- 经纬万端 ➔
- 端倪可察 ➔
- 察言观色 ➔
- 色授魂与 ➔
- 与虎谋皮 ➔
- 皮里阳秋 ➔
- 秋色平分 ➔
- 分庭抗礼 ➔
- 礼尚往来 ➔
- 来者可追 ➔
- 追本穷源 ➔
- 源源不断 ➔
- 断烂朝报 ➔
- 报冰公事 ➔
- 事半功倍 ➔
- 倍日并行 ➔
- 行尸走肉 ➔
- 肉跳心惊 ➔
- 惊弓之鸟 ➔
- 鸟枪换炮 ➔
- 炮凤烹龙 ➔
- 龙马精神 ➔
- 神差鬼使 ➔
- 使羊将狼 ➔
- 狼心狗肺 ➔
- 肺石风清 ➔
- 清净无为 ➔
- 为期不远 ➔
- 远求骐骥 ➔
- 骥子龙文 ➔
- 文不加点 ➔
- 点石成金 ➔
- 金石为开 ➔
- 开路先锋 ➔
- 锋芒所向 ➔
- 向天而唾 ➔
- 唾手可得 ➔
- 得心应手 ➔
- 手无寸铁 ➔
- 铁树开花 ➔
- 花好月圆 ➔
- 圆颅方趾 ➔
- 趾高气扬 ➔
- 扬眉吐气 ➔
- 气壮山河 ➔
- 河清难俟 ➔
- 俟河之清 ➔
- 清心寡欲 ➔
- 欲擒故纵 ➔
- 纵虎归山 ➔
- 山崩钟应 ➔
- 应对如流 ➔
- 流离转徙 ➔
- 徙宅忘妻 ➔
- 妻儿老小 ➔
- 小试锋芒 ➔
- 芒刺在背 ➔
- 背信弃义 ➔
- 义不容辞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九日同萧焕有兄弟萧安国陈诚伯彭天玉华明胡履平涂率修兄弟泛舟观桥吉塘饮酒桥庵顺流而下登西台寺城冈山复饮山亭观先朝所赐庙神刘诰封及砚泛月而归和焕有韵
- 开平书事
- 奉平淮夷雅表 其十 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 新安铺三首 其二
- 沁园春 其十三 咏别
- 偈颂七十二首 其七十三
- 东湖留题 驻兴桥
- 三层峰
- 李南卿西归求语以赠行山谷偈云八万四千关捩子与君一个锁匙开仆亦有一个锁匙谨以奉赠
- 二月初五日他人之春林
- 夜久
- 盱江旧隐
- 星岩二十景 其五 金阙朝阳
- 悼内四绝 其一
- 题吴匏庵东庄诸景二十首 其十二 鹤峒
- 送朱可大工部奉使归省四首
- 哭子与方伯五首
- 送华从化省谒还章丘兼呈东鲁诸公二首
- 寄赠屠长卿仪部
- 倦寻芳 春和院听怜卿度曲,用梦窗赠花翁旧欢吴门老妓李怜韵
- 杨柳枝十五首 其十一 和癸叔蓟门春柳词,仍借比竹馀音均
- 鹊桥仙 刘君祥寿癸卯二月十五日
- 苗侍中挽歌二首 二
- 宫词 一一七
- 句 其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