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楼鬼鼠
汉阳崔某,捐了个云南的县官,带着家眷上任去了,家里留一个老仆看门。几年后,崔某卸职回到家里,老仆说佛楼上每夜闹鬼。崔某一向大胆,就把床移到佛楼下,想看个究竟。头更天,崔某吹灭蜡烛躺下,就听见楼上各种声音:拍桌子的、敲打椅子的、绕圈子行走的、差役拖板子的。一会儿,鬼怪渐渐下楼。每下楼梯一级,就又发出像用槌子敲梯板的声音。崔某害怕极了,拍打着床大叫,又听到好像人拖着槌子上楼的声音。家人赶来,点灯上楼查看,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大家更加相信,不是妖怪便有鬼。请来巫师祈祷作法,却毫不灵验。崔家有个戏班子,其中几个胆气很大,想亲眼看一下鬼怪的样子,于是在晚上换上戏服,一个装扮成伏魔帝君,一个装扮成周将军在旁边侍卫,点着蜡烛等候。忽见一只老鼠从神龛顶上飞窜下来,鼠尾巴大得像棒槌一样。这几人急忙去追捕,一下子就把它擒获了。仔细看鼠尾,原来是灰尘凝结而成,有好几斤重。崔某恍然大悟:“哦,前些年这只老鼠偷吃灯油,我从后面悄悄捉住它尾巴,它用力挣脱逃去,尾巴的皮却扯下来,鲜血淋淋,再沾上灰尘,日积月累就成了这个样子,拖在地上发出各种声响来。哈哈,可笑这几个月求神拜佛捉鬼,原来是它呀!” -
讨好遭打
唐朝有个刺史穆宁,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还要几个做官的儿子轮流供养他,稍有半点不称心,就要责骂他们。一次,一个儿子将熊油与鹿肉煮成菜肴孝敬他,穆宁觉得味道鲜美,吃得十分开心。其他几个儿子以为父亲定会大大夸奖,心里很羡慕。谁知穆宁吃饱后,反把儿子揍了一顿,骂道:“哼,这么好的东西,为啥直到现在才弄给我吃?” -
被贼
穿窬入一贫家,其家止蓄米一瓮,置卧床前。偷儿解裙布地,方取瓮倾米,床上人窃窥之,潜抽其裙去,急呼“有贼”。贼应声曰:“真个有贼,刚才一条裙在此,转眼就被贼屄养的偷去了。” -
秀才的故事
一秀才带书童赶考。途中帽子掉了。书童说:帽子落地(第)了。秀才忙说:不准说落地,要说及地。书童帮秀才把帽子捡起来牢牢系在秀才头上,然后说:这次再也不会及地了。这是纪晓岚对太监开的玩笑。另举一例: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
海猪变鼋
金陵上清河岸的堤岸,常被海猪拱坍。明太祖朱元璋便问臣子:“这是啥原故?”大臣们知道皇帝最讲忌讳,犯了忌讳是要杀头的,所以悄悄商议:“‘猪’和‘朱’同音,千万说不得。如果说拱坍堤岸的是‘大鼋’,那么大鼋和‘元’同音,皇上听了肯定会高兴。”于是,他们答道:“陛下,拱坍堤岸的是‘大鼋’!”朱元璋便下令将所有的大鼋捉净。不久,大鼋是捉完了,可是海猪还是照样拱坍堤岸。 -
卵脟皮
一师携子赴馆,至中途,见卖汤圆者,指问其父曰:“爹,此是何物?”父怒其不争气,回曰:“卵子。”及到馆,主家设酒款待,菜中有用腐皮做浇头者。子拍掌大笑曰:“他家卵子,竟不值得拿来请人,好笑一派都用着卵脟皮了。” -
喷嚏
老夫妇正在交合,妻忽打一喷嚏,此物脱出,乃大怒炒闹。次早,邻妇问曰:“你老夫妇,为何昨夜不睦?”答曰:“不要说起,老贼近来一发改变得不好,嚏也打不得一个。” -
酸酒
一酒家招牌上写:“酒每斤八厘,醋每斤一分。”两人入店沽酒,而酒甚酸。一人咂舌攒眉曰:”如何有此酸酒,莫不把醋错拿了来?”友人忙捏其腿曰:“呆子,快莫做声,你看牌面上写着醋比酒更贵着哩!” -
湿木造屋
高阳准备建造房子,木匠劝道:“暂时不能动工。木材没干,把泥抹上去,定会压弯。湿木材盖房,眼下虽然好看,今后要倒塌。”高阳笑道:“照你的说法,房子更不会坏了。以后木树越干越坚硬,泥浆越干越轻。用越来越坚硬的木材来承载越来越轻的泥土,房子怎么会塌坏呢?”木匠无话可说,只得勉强听从。房子建成了,初看挺好。过了一些日子,果然倒塌了。 -
苏轼《洗儿诗》
东坡频年谪居,尝作 《洗儿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 -
捶碎夜壶
有病其妻之吃醋,而相诉于友,谓:“凡买一婢,即不能容,必至别卖而后己。”一友曰:“贱荆更甚,,岂但婢不能容,并不许置一美仆,必至逐去而后己。”傍又一友曰:“两位老兄,劝你罢,像你老嫂还算贤慧。只看我房下,不但不容婢仆,且不许擅买夜壶,必至捶碎而后己。” -
胡子改屄
裁缝、皮匠、妓女三人,同席行令,各要道本行四句,贯串叶韵。缝匠曰:“失去一背挂,拾得一披风。改了一背挂,落下两袖桶。”皮匠曰:“失去一双鞋,拾得一双靴。改了一双鞋,落下两桶皮。”妓者曰:“失去一张屄,拾得一胡子。改了一张屄,落他一口齿。” -
噀面
一乡人携鹅入市,近视见之,以为卖布者,连呼“买布”。乡人不应,急上前拗住鹅尾,逼而视之。鹅忽撒屎,适喷其面。近视怒曰:“不卖就罢,值得这等发急,就噀(喷)起人来!” -
摸一把
妇人门首买菜,问:“几个钱一把?”卖者说:“实价三个钱两把。”妇还两个钱三把,卖者云:“不指望我来摸娘娘一把,娘娘倒想要摸我一把,讨我这样便宜。”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