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
河鱼与海鱼攀亲,河鱼屡往,备扰海错。因语海鱼:“亲家,何不到小去处下顾一顾?”海鱼许焉。河鱼归曰:“海头太太至矣。”遣手下择深港迎之。海鱼甫至港口便返,河鱼追问其故,答曰:“我吃不惯贵处这样淡水。” -
幼科
富家延二医,一大方,一幼科。客至,问:“二位何人?”主人曰:“皆名医。”又问:“那一科?”主人曰:“这是大方,这个便是小儿。” -
一只“鼠猫”
乔奄家里养了只猫,认为它长相奇特,对外称为“虎猫”。有位客人说:“老虎很勇敢,但还不及龙的神威,改称‘龙猫’吧。”另一个客人说:“龙固然比老虎神威,可龙升到天空要浮在云气上,云超过了龙,不如改名‘云猫’。”又有位客人说,“云遮没天空,风很快把它吹散,云抵不住风,改名‘风猫’吧。”又有客人说:“大风刮起来,墙足可挡住它,风不及墙,改名‘墙猫’吧。”最后一个客人说:“墙虽然坚固,可老鼠却能在那里打洞,墙是要被老鼠毁坏的,老鼠比墙厉害,还是叫‘鼠猫’好。”一位老人听了,嘲笑他们道:“唉,捉老鼠的就是猫呗。猫就是猫,怎么让它失去本性,变成又是鼠又是猫了呢?” -
古今三绝
一家门首,来往人屙溺,秽气难闻。因拒之不得,乃画一龟于墙上,题云:“在此溺尿者,即是此物。”一恶少见之,问曰:“此是谁的手笔?”画者任之,恶少曰:“宋徽宗、赵子昂与吾兄三人,共垂不朽矣。”画者询其故,答曰:“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兄这样乌龟,可称古今三绝。” -
骂
一医看病,许以无事。病家费去多金,竟不起,因恨甚,遣仆往骂。少顷归,问:“曾骂否?”曰:“不曾。”问:“何以不骂?”仆答曰:“要骂要打的人,多得紧在那里,叫我如何挨挤得上?” -
漫天大谎
有一个人好说谎话,仆人只好天天给他圆谎。一天,他对人说:“我家有口井,昨晚被大风吹到隔壁人家去了。”别人不信,说:“从古到今,哪听说过井会被风吹走的事。”仆人只得替他圆谎说:“确有这事,我家的井贴近邻家的篱笆,昨晚风大,把篱笆吹到井这边来了,却像把井吹到邻家去似的。”又有一天,他对人说:“有人射下一只大雁,头上顶了一碗粉汤。”别人不信,仆人又只好替他圆说:“这事有过,我家主人正在院里吃粉汤,大雁掉下来,头正好落进碗内,这不是头顶粉汤吗?”又有一次,他对人说:“我家有一顶漫天帐,可以把天盖得严严的,一点空隙不漏。”仆人皱眉头说:“主人说话太没边际了,这样的漫天大谎,叫我怎么遮掩得了!” -
无须侍郎
明朝正统年间,有个侍郎官,名叫王估。长得虽漂亮,但就是没长胡须,品质也极差。为讨好太监王振,就拜他为干爹。一天王振问他:“侍郎,你怎么不长胡须呢?”王估肉麻地答道:“爹爹你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长胡须呢!” -
做个鹊鸟
陈端庵是顺治己丑年间的进士,担任新城县令,因天性仁厚,每次差吏杖打犯人时,他总要流下同情的眼泪。一次,王秀才因自家房屋被人抢夺,长时间也未得到丝毫赔偿,便气愤地向县官告发。陈端庵接到状子,久久不能判决,只是慢吞吞地说道:“毛诗上早就写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鹊鸟筑有窠儿,让鸠进去居住)你王秀才为什么就不能做鹊鸟呀?”大家听说如此好好县官不觉哑然失笑。 -
雪诗
唐人有张打油,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陆诗伯《雪》诗云∶“大雪洋洋下,柴米都长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又云∶“玉皇大帝卖私盐,一个苏州拖面煎。”□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鸟音人来
陈白沙善画梅,有人好占便宜,拿了宣纸登门求画,日添月换。一传十,十传百,求画者竟不绝于门,又不给丝毫报酬。陈白沙弄得很光火,就在门前柱上题字道:“鸟音人又来!”求画的人看到题字,不解其意,就问陈白沙,白沙说:“你难道没听过乌鸦的叫声吗?‘白画!白画!’”求画的人大笑。 -
火症
一聋子望客,雨中见狗吠不止,乃叹曰:“此犬犯了火症,枯渴得紧,只管开口接水吃哩。” -
亲嘴
一女初嫁,次早新郎背立,女扳其嘴,连亲数下,郎大怒曰:“如何不识着羞耻?”妇应曰:“其实一时认错了,不知是你,莫怪莫怪。” -
全佛出土
有个叫白铁余的,专靠骗人混日。一次,他在村外山脚下的一棵老松树下,埋了一个小铜佛,一年多后,埋佛处杂草丛生。他便神秘地跟乡人说:“昨晚我从城里回来,路过村东的昌瑞山,见山脚下有片地方烁烁放光,可能是佛光吧?”乡人很惊奇,当晚便相约一起去看。离山脚老远,白铁余就指着前方说:“你们看那不是一团黄光!”众人顺着他的手看去,什么也没见,白铁余故弄玄虚的仍说有,众人揉痛眼睛也不见黄光。走到近处,只见遍地野草,白铁余越说越玄乎:“这么亮的光,耀得我都睁不开眼啦,你们怎么看不见?好啦,好啦,既然大家都看不见,那就算我瞎说,咱们回去吧。”众人见他一本正经,便都疑惑自己是肉眼凡胎,看不见佛光。第二天,白家就张灯结彩,庆贺见到佛光,并择定良辰吉日去请佛。几天后,他果然带人到山脚下,挖出了铜佛。众人一见“神佛”,都敬拜于地。此后,周围百里的乡人都来白家烧香、许愿。白铁余故意用不同颜“色的绫子,把铜佛包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每天人多时开始揭包,每揭开一层,便要求施一回钱财。这样,就发了大财。 -
两个亲家
两位亲家,一个性急,一个性慢。一天相遇,作揖施礼后便攀谈起来。慢性子亲家躬着身子,呐呐说着感谢对方的深情厚意:正月里承蒙他如何如何,二月里又承蒙他如何如何,一直“承蒙”到十二月。说完,抬头一望,急性子亲家早已没影儿了。他惊奇地说:“亲家几时走的?”路人笑着说:“正、二月间就走了。”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