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锯箭竿

  一人往观武场,飞箭误中其身,迎外科治之。医曰:“易事耳。”遂用小锯截其外竿,即索谢辞去。问:“内截如何?”答曰:“此是内科的事。”

  • 梦戏酌

      一人梦赴戏酌,方定席,为妻惊醒,乃骂其妻。妻曰:“不要骂,趁早睡去,戏文还未半本哩。”
  • 贪官

      有农夫种前不活,求计于老圃。老圃曰:“此不难,每前树下埋钱一文即活。”问其何故,答曰:“有钱者生,无钱者死。”
  • 谢郎中

      有害赤眼者,百方治之不效。或教以用尿除头去尾,抹之即好,如言用后果愈。一日小便,手握阳具而言曰:“亏你医好我眼,欲折顶巾你戴,你头忽大忽小,做件衣你穿,你身时长时短。”人问为何自言自语,答曰:“我在此打点谢郎中。”
  • 吝啬

      沈峻欲赠张温。入内检视良久,出语温曰∶“欲择一端布送卿,而无粗者。”竟不送。□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拜堂产儿

      有新妇拜堂,即产下一儿,婆愧甚,急取藏之。新妇曰:“早知婆婆这等爱惜,快叫人把家中阿大、阿二都领了来罢。”
  • 阳硬

      或问和尚曰:“汝辈出家人,修炼参禅,夜间独宿,此物还硬否?”和尚曰:“幸喜一月止硬三次。”曰:“若如此大好?”和尚曰:“只是一件不妙,一硬就是十日。”
  • 无须侍郎

      明朝正统年间,有个侍郎官,名叫王估。长得虽漂亮,但就是没长胡须,品质也极差。为讨好太监王振,就拜他为干爹。一天王振问他:“侍郎,你怎么不长胡须呢?”王估肉麻地答道:“爹爹你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长胡须呢!”
  • 啖馄饨

      一妻病,夫问曰:“想甚吃否?”妻曰:“除非好肉馄饨,想吃一二只。”夫为治一盂,意欲与妻同享,方往取箸回,而妻已染指啖尽,止余其一。夫曰:“何不并啖此枚?”妻攒眉曰:“我若吃得下此只,不害这病了。”
  • 吝啬大师

      一个吝啬的人,想使自己变得更吝啬,便拜一位被称作“吝啬大师”的人为师傅。求见时,他带去两件礼物:一条纸剪的鱼;一瓶淡水,算是酒。可是老师不在家,师母出来接见。她知道那人是来学本领的,便叫婢女递上一只空杯,说:“请用茶。”又用两手合了一个圆圈模样,说:“请吃饼。”老师回来了,听了妻子款待学生的经过,急得顿了顿脚,说:“你太破费了!”又用手合了半个小圆圈,说:“半个饼就足够了!”
  • 州官放火

      田登做了郡守,忌讳人们称他的名字,凡有触犯者必遭毒打。于是,全州的人都把“灯”说成“火”。正月十五元宵放花灯,允许老百姓进州城游览观看。官吏就写了一个榜文高悬在街头:“本州按照老习惯,放火三天。”
  • 糊涂

      一青盲人涉讼,自诉眼瞎。官曰:“你明明一双清白眼,如何诈瞎?”答曰:“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却是糊涂得紧。”
  • 人人吐血

      居住在广州的波斯女人,都穿着耳眼,绕带首饰环子20多只,家家用竹蔑做大门,嚼吃槟榔残渣,吐在地上像血汁一般,北方人嘲讽道:“人人皆吐血,家家尽蔑门。”(“蔑”,谐音“灭”;“灭门”全家遭受斩首的刑罚)。
  • 卖粉孩

      一人做粉孩儿出卖,生意甚好,谓妻曰:“此后只做束手的,粉可稍省。”果卖去。又曰:“此后做坐倒的,当更省。”仍卖去。乃曰:“如今做垂头而卧者,不更省乎!”及做就,妻提起看曰:“省则省矣,只是看看不像个人了。”
  • 孔子妙答

      两个信奉儒学的学究,只要碰在一起就要吵架:夸耀自己是真儒学,说对方是假儒生。两人争论不已,便一同去请教孔子。孔子走下台阶,向他们鞠躬致礼道:“我所主张的儒学内容很广泛,具体论点何必全部相同?两位老先生都是真儒学,都是我平素钦仰的,难道还有什么假的吗?”两人都十分高兴地告辞了。弟子们问:“老师为啥要吹捧他们啊?”孔子答:“这班人只要哄骗他们离开就好了,不值得跟他们交谈。”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维纳斯的诞生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银错金飞禽走兽雕画镜
  • 虎头兽纹组合酒器
  • 雕花银镜精品
  • 母子象尊
  • 精品猴面古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