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话一担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者,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些也无,笑话到有一担。” -
坐着挥扇
顾应祥的官职做到巡抚。一年夏天,他在家里居住,有下属前去拜访。他就叫老奴仆扇风,那老仆拿了张小凳子坐在后面扇扇子,顾应祥浑然不卸,后来发觉了,就质问老奴不恭。老奴说:“您有风吹凉就是了,管我是坐还是站呢?”众人大笑。 -
掌鞋
一皮匠生平只用皮底一双,凡替人掌鞋,出门必落,辄尾其后,拾取以为本钱。一日,尾之不获,泣曰“本钱断送矣”,乃归,见底已落户内。 -
雨怕抽税
南唐皇帝李升在位时,人民因受到过多苛捐杂税的侵害,不胜其苦。一年大旱,老百姓祈祷求雨,但仍是不下雨。一天皇帝正在花园里举行宴会,京都郊区突然下起雨来。李升问大臣们:“现在京郊下起雨来,唯独京城不下雨,难道我们监狱中有冤枉的事违背了天意吗?”教坊长申渐高笑道:“这雨是怕抽税,所以不敢进京城呀!”李升大笑,于是下令免去一切不合理的额外税收。 -
书低
一生赁僧房读书,每日游玩,午后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生曰:“我要睡,取书作枕头耳。” -
撒屁秤
一人问邻妇借秤,妇回云:“我家这管撒屁秤,是用不得的。”其人曰:“娘子,你在前另有不撒屁的,求借我用一用。” -
未冠
童生有老而未冠者,试官问之,以“孤寒无网”对。官曰:“只你嘴上胡须剃下来,亦勾结网矣。”对曰:“童生也想要如此,只是新冠是桩喜事,不好带得白网巾。」 -
讲书
一先生讲书,至“康子馈药”,徒问:“是煎药是丸药?”先生向主人夸奖曰:“非令郎美质不能问,非学生博学不能答。上节‘乡人傩”,傩的自然是丸药。下节又是煎药,不是用炉火,如何就‘厩焚’起来!” -
祈雨
官命道士祈雨,久而不下,怪其身体不洁,亵渎神明,以致如此。乃尽拘小道,禁之狱中,令其无可掏摸。越数日,狱卒禀曰:“老道士祈雨,小道士求晴,如何得有雨下?”官问何故,狱卒曰:“他在狱念道:‘但愿一世不下雨,省得我们夜夜去熬疼。’” -
方竹手杖
润州甘露寺,有僧人道行极高。宰相李德裕查访润州,见到高僧,便送给他一把方竹手杖。此杖产于西域大宛国,坚实而正方,为稀有之品。事隔多年后,李德裕再次与那高僧相见时,问道:“竹兄还在吗?”僧答:“至今仍珍藏着。”说着拿出一把创圆涂漆的拐杖。李德裕连连喊可惜。当时有人讥讽不懂事物珍贵之处的人说:“削圆方竹杖,漆却断纹琴(名琴,以纹理特殊而著名)。” -
圣人生前
宋朝道学家朱熹说:“上天在出生孔夫子之前,悠久的文明史仿佛深夜一样黑暗。”明朝翰林刘谐不以为然,嘲笑道:“哦,难怪伏羲氏生前的人,一天到晚都是点着蜡烛走路的啊!” -
咏眼镜诗
有人写了一首题名《咏眼镜》的诗:“长绳双耳系(古代眼镜用绳子牵攀于耳轮),横桥一鼻跨。”有人看了就接口道:“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刑具)?” -
老鼠数钱
夫妻同卧,妻指阳物曰:“此何物?”答曰:“老鼠。”妻曰:“既是老鼠,何不放他进窠去。”遂交合有声,儿在傍闻之,呼其母问曰:“阿妈,老鼠才进窠,如何便数起铜钱来?” -
不道是你
新郎愚蠢,连朝不动,新人只得与他亲斗一嘴。其夫大怒,往诉岳母,母曰:“不要恼他,或者不道是你啰。”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