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太念佛
有个老太,手里拿着数珠,一边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大叫:“二汉、二汉,锅上蚂蚁太多,我讨厌死了,快拿火代我把它们烧死。”然后又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着又叫道:“二汉、二汉,你代我把锅底下的火灰扒掉些,簸箕不要用自己家里的,因为要烧坏的,只问邻居家借簸箕得了。切记,切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争坐
鼻与眉争坐位,鼻曰:“一切香臭,皆我先知,我之功大矣。汝属无用之物,何功之有,辄敢位居我上?”眉曰:“是则然矣,假如鼻头坐上位,世上有此理否?” -
嘲发酒疯
一只老鼠躲在油房里,一只老鼠藏在酒房里,二鼠经常来去,互食所有。某次,酒鼠吃完油,就邀请油鼠到酒房吃酒,并以口衔其尾,垂吊着偷吃。油鼠吃得很快乐,连连对酒鼠说:“好酒!好酒!”酒鼠客气,应声回道:“不敢!不敢!”哪知刚一开口,油鼠就跌入酒缸内了,翻滚多时爬不起。酒鼠长叹一声,说:“你少饮些不就得么,如何要吃到这般发酒疯!” -
截酒杯
使僮斟酒不满,客举杯细视良久,曰:“此杯太深,当截去一段。”主曰:“为何?”客曰:“上半段盛不得酒,要他何用?” -
红白“砒霜”
有个先生好喝酒,仆人经常偷酒喝,先生辞退了此人,打定主意要选个连酒都不识的人。一天,朋友介绍个仆人来,先生指着黄酒考问:“这是什么?”仆人说:“是陈绍。”先生想,连酒的别名都知道,定会喝酒,便没雇用他。过几天,朋友又介绍,先生再考,仆人回答:“花雕。”先生暗惊这人连酒中佳品都知道,仍不用。再过几天,又有人来,先生仍以黄酒考问,仆人摇头说不认识。又以烧酒考问,仆人也说不认识。先生便留下此人。一日,先生出门嘱咐仆人说:“墙上挂着火腿,院里养着肥鸡,要小心看守,不要丢了。柜子里有两个瓶子,一瓶是白砒霜,一瓶是红砒霜,千万动不得。若吃了会肠胃崩裂,马上毒死。”先生走后,仆人杀鸡切腿,煮熟后下酒,直吃得酩酊大醉。先生回来,一见鸡、酒、肉全无,仆人躺在地上,便一脚把他踢醒,追问东西哪里去了。仆人哭诉说:“先生走后,小人在馆内看住东西,忽然来了一只猫,把火腿叼跑了,我去追赶,又来了一条狗,把鸡撵到邻家去了。我看惹了祸,怕先生回来责怪,便不想活了,先吃了白砒霜,老不发作,再吃红砒霜,还不能死,现在正头昏脑胀,躺在这里挣命呢。” -
挞徒
馆中二徒,一聪俊,一呆笨。师出夜课,适庭中栽有梅树,即指曰:“老梅。”一徒见盆内种柏,应声曰:“小柏。”师曰:“善。”又命一徒“可对好些”,徒曰:“阿爹。”师以其对得胡说,怒挞其首。徒哭曰:“他小柏(音同伯)不打,倒来打阿爹。” -
喝人参汤
有个阔少爷。出门看见一个挑着担子的穷人倒地,便问行人道:“这个人为什么躺倒了?”回答道:“这人没饭吃,肚子饿了,倒在地上歇一口气。”少爷说:“奇怪!既不曾吃饭,那为啥不喝一碗人参汤出门?喝了也能饱得了大半天!” -
敲桌敬酒
一人请客前私下对仆人说:“你不要随便斟酒,听我敲一下桌子,你就敬一次酒。”这话被一位客人听到了。席间,客人故意问:“令堂高寿多少?”主人答:“73岁了”。客人敲一下桌子,说:“难得!”仆人听到桌子响,立刻给客人敬酒。过了一会,客人又问:“尊翁高寿多少?”主人答:“84岁了。”客人又敲一下桌子说::“更是难得!”仆人又来敬酒。主人发觉上当,便大声对客人说:“你不要管他73还是84,你也喝得够多的了!” -
大耳
一妓苦阴毛太多,为嫖客所厌,呼待诏剃之。呼者虑其不来,诈言剃面。既至,妓谓曰:“唤你剃面,乃剃小面,非大面也。”即解出阴物示之。待诏剃毕,谓妓曰:“小面既剃,小耳亦不可不取,待我拿出消息来。”即解裤出具,投入阴中。忽大诧曰:“不意小小一张面孔,竟有这只大耳朵。” -
小看《史记》
莱阳宋荔裳说了一则笑话:“我小时候在家塾读书,乡里有个热衷于科举而没有功名的老学究问我:‘小孩子,你读的是什么书?’我说:‘《史记》。’问:‘是谁写的?’我答:‘司马迁。’又问:‘他是否进士?’我答:‘他是汉朝太史令,不是进士。’他拿起书来,读了一两行,就拍了拍桌子道:‘这个不是进士的司马迁,写得不算好,何必去读它?’我暗暗发笑。” -
讳聋哑
聋哑二人,各欲自讳。一日,聋见哑者,恳其唱曲。哑者知其聋也,乃以嘴唇开合,而手拍板作按节状。聋者侧听良久,见其唇住,即大赞曰:“妙绝,妙绝!许久不听佳音,今番一发更进了。” -
问馆
乞儿制一新竹筒,众丐沽酒称贺。每饮毕,辄呼曰:“庆新管酒干。”一师正在觅馆,偶经过闻之,误听以为庆新馆也,急向前揖之曰:“列位既有了新馆,把这旧馆让与学生罢!” -
嘴下留情
月光下,一群人围着桌吃酒。有个馋鬼,每次上菜,人家还没举筷,他已连夹了好几筷。有人故意问他:“你们家乡遇到月蚀,是怎么对付的?”馋鬼答道:“地方官穿起官服,带领大家,设坛敲鼓,直到月亮出来才罢。”说完,也问对方家乡是不是这么做。对方回答:“不,我们是求的。”问:“怎么求法?”答:“大家合掌叩头,对着天狗(迷信传说月蚀是被天狗吞吃的缘故)祈求道,阿弥陀佛,你老人家也吃得太厉害了,请嘴下留情,留点给大家看看吧!” -
放生
北使李谐至梁。武帝与之游历,偶至放生处。帝曰∶“彼国亦放生否?”谐曰∶“不取,亦不放。”帝惭之。□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赠别夹谷公二首
-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 其二
- 秋怀 其十五
- 寄诗
- 思小村
- 日蚀
- 狄梁公陶渊明俱为彭泽令至今有庙在焉刁景纯作诗见示继以一篇
- 和颜长官百咏 其六 空门
- 王粲
- 玉泉山
- 乙丑重五二首 其二
- 双头芍药 其三
- 柏生两石间千岁终不大韩子则欲移之平地以遂其生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苏子则欲安之石间以全其生二说若异然韩子爱惜人物以有用者也故又曰伤根柏不死千丈不难至苏子爱惜名节以自保者也故曰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爱柏一也虽然处险难而出险尤难金华倪君老儒也以柏山自号因取二公意赋诗寄之
- 悼佟老五首 其五
- 送江山人游岱岳
- 又九日二首 其一
- 南歌子 邳州道中寄怀湘君四嫂
- 菊花诗四律 逢菊
- 蝶恋花
- 好事近 辛亥元日
-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輙献长句
-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三
-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 其二
-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 其一
- 胡氏旧游临行赠别二章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