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太公
有教小儿以“大”字者,次日写“太”字问之,儿仍曰:“大字。”因教之曰:“中多一点,乃太公的太字也。”明日写“犬”字问之,儿曰:“太公的太字。”师曰:“今番点在外,如何还是太字?”儿即应曰:“这样说,便是外太公了。” -
厮打
教官子与县丞子厮打,教官子屡负,归而哭诉其母。母曰:“彼家终日吃肉,故恁般强健会打。你家终日吃腐,力气衰微,如何敌得他过?”教官曰:“这般我儿不要忙,等祭过了丁,再与他报复便了。” -
滑字
一家延师,供膳菲薄。时值天雨,馆僮携午膳至,肉甚少,师以其来迟,欲责之。僮曰:”“天雨路滑故也。”师曰:“汝可写滑字我看,如写得出,便饶你打。”憧曰:“一点儿,一点儿,又是斜披一点儿,其馀都是骨了。” -
终身遗恨
北齐库狄伏连,官至大将军,但很鄙吝。一次妻子大病,他也不给钱看。后来,妻子私下里取了百钱抓药。伏连察觉后,为这事遗恨终身,认为自己太麻痹了,是一次大损失。 -
不如求己
有个人问佛祖:“观音旁边有那么多侍者,为何还要自己亲手提净瓶啊?”佛祖戏弄似地回答:“求人不如求自己好啊!” -
僧士诘辩
秀才诘问和尚曰:“你们经典内‘南无’二字,只应念本音,为何念作那摩?”僧亦回问云:“相公,《四书》上‘于戏’二字,为何亦读作呜呼?如今相公若读于戏,小僧就念南无。相公若是呜呼,小僧自然要那摩。” -
恋席
客人恋席,不肯起身。主人偶见树上一大鸟,对客曰:“此席坐久,盘中肴尽,待我砍倒此树,捉下鸟来,烹与执事侑酒,何如?”客曰:“只恐树倒鸟飞矣。”主云:“此是呆鸟,他死也不肯动身的。” -
鸣鹅
会稽有姥,养一鹅,善鸣。右军〔王羲之〕求市不得,遂携亲友就观。姥闻羲之至,烹鹅以待。右军叹惜弥日。□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
学土院题
有人在学士字墙壁上题写道:“李伯阳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杨大年见后,就在此旁续写道:“马文渊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己。” -
瘪东西
一老人娶幼妇,云雨间对妇云:“愿你养一个儿子。”妇曰:“儿子倒养不出,只好养个团鱼。”夫骇问其故,答曰:“像你这样瘪东西,如何养的不是团鱼?” -
狼不如狮
石中立担任宋朝某部的员外郎(中央政府各部的额外科员)。一天,他跟朋友们到御花园去看狮子。一个朋友感慨地说:“这只狮子,皇宫还每天喂它5斤肉吃,我们这些做官的,怕远远不及它哩!”石中立说:“当然,我们的衔头都是‘园外狼’(谐音“员外郎”),怎能比得上园内狮呢?” -
各认亲友
艾子和朋友在路上并肩行走,一顶轿子迎面过来。朋友说:“轿里是我的亲戚,省得他下来招呼,我们躲到路边去吧。”他们避到路边不久,又有人坐着车子,迎面而来。那朋友又对艾子说:“这是我的好友,省得他下车寒暄,也躲一躲吧!”一路走去,朋友总是那么一套话。后来,前面来了个耍蛇的,又来了个变魔术的,他们穿得破破烂烂,很不像样。艾子也把朋友拉到路边:“这是我的亲戚,那是我的朋友,我们躲一躲吧。”朋友问道:“你哪来那么多穷亲戚、贱朋友?”艾子答道:“富的贵的都被你认去了,我还有什么办法?” -
娶头婚
一人谋娶妇,虑其物小,恐贻笑大方,必欲得一处子。或教之曰:“初夜但以卵示之,若不识者,真闺女矣。”其人依言,转谕媒妁,如有破绽,当即发还。媒曰:“可。”及娶一妇,上床解物询之,妇以卵对。乃大怒,知非处子也,遂遣之。再娶一妇,问如前,妇曰:“鸡巴?”其人诧曰:“此物的表号都已晓得,一发不真。”又遣之。最后娶一年少者,仍试如前,答曰:“不知。”此人大喜,以为真处子无疑矣,因握其物指示曰:“此名为卵。”女摇头曰:“不是。我也曾见过许多,不信世间有这般细卵。” -
邻人看
一妇诉其夫曰:“邻某常常看我。”夫曰:“睬他做甚?”妇曰:“我今日对你说,你不在意,下次被他看上了,却不关我事。”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