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童
有好外者,往候一友。友知其性,呼曰:“唤精童具茶。”已而献茶者,乃一奇丑童子也。其人曰:“似此何名精童?”友白:“正唯一些人(银)气也无得。” -
衣食父母
有个县官上任,百姓前来告状。县官高兴地放下判案的朱笔,走下厅堂向告状者深深拱手鞠躬。差役诧异地问道:“她不过是你县太爷治下的百姓,有冤来告状,盼您为他作主,为什么老爷反倒这么尊敬他?”县官说:“你不知道,来告状的,便是我的衣食父母,怎能不敬重他呢?” -
命穷
乡下亲家新制佳酿,城里亲家慕而访之,冀其留饮。适亲家他往,亲母命子款待,权为荒榻留宿。其亲母卧房止隔一壁,亲家因未得好酒到口,方在懊闷。值亲母桶上撤尿,恐声响不雅,努力将臀夹紧,徐徐滴沥而下。亲家听见,私自喜曰:“原来才在里面滤酒哩,想明早得尝其味矣。”亲母闻言,不觉失笑,下边松动,尿声急大。亲家拍掌叹息曰:“真是命穷,可惜滤酒榨袋,又撑破了。” -
假虎吓兽
有个张臆人,深受狐狸的祸害而想不出办法治它。有人告诉他:“百兽一见老虎便会吓得瘫伏于地。”于是他就请人扎了一只虎架子,外面蒙上虎皮,然后把它放在院里。转天夜里,果然捉住了瑟瑟发抖的狐狸。过了些天,又捉住了危害庄稼的野猪,心想,既然假虎能降伏野兽,何必再生产?光靠捉野兽即能生活了。一回,野外出现一只形伏像马的庞然大物,这人又想抬假虎出来,知情人告诉他说:“它是花斑蛟,真老虎也不敢惹它。”这人以为别人眼红,不听劝告,把假虎抬到野外。谁知刚放下,蛟就来了,一下子就把假虎踹扁了。花斑蛟扑空后便扭头追人,可怜乡人竟成了蛟的美餐! -
众骂庸医
一个庸医医死了某家的小孩,家长十分愤怒,便派小家僮数人去庸医家辱骂。不多久,小家僮都回来了。主人怒骂道:“叫你们去骂他,怎么就回来了?”小家僮答道:“骂他的人太多,叫我们怎么挤得上啊?” -
神的痛楚
山神与土地神相遇,互相询问近况。土地神说:“我在平地上,天天遭受万人践踏,真是痛苦不堪。不如你有山可靠真像磐石一样安固呐。”山神说:“这才是一家不知一家苦呢?你看我像磐石一样安固,要知道穿山甲在我身上硬行穿过,闹得我肠穿肚破,好不难受!你们平地上就避免了这种痛楚了。”土地神摇摇头叹息道:“穿山甲还不是常常碰到的。要知道近来世上多了一种地蛀虫,差不多把我要蛀空了,我不比你难受吗?”(上海方言称地产买卖的经手人叫“地蛀虫”。)近来有一班卖矿卖地的大地蛀虫,山神、土地神更不知怎样痛苦呢。 -
拿访
一人作客在外,见乡亲问曰:“我家父在家好么?”乡亲曰:“好是好,前日按院访拿十二个扒灰老,尊翁躲在毛厕里,几乎吓杀。” -
醮酒
有性吝者,父子在途,每日沽酒一文,虑其易竭,乃约用箸头醮尝之。其子连醮二次,父责之曰:“如何吃这般急酒!” -
庸医葬童
某庸医治死了某主家的小儿,算是认罪,答应主家帮助安葬死人。于是把死小孩装进了特大的衣袖管内。主家怕他欺骗,派仆人跟去。行至桥中央,庸医忽举起右手向河中掷出一个死孩,仆人怒问:“为何抛了我家小孩?”庸医说:“没有啊!”然后扬起左袖告诉仆人道:“你家的在这里呢!” -
蚬子
两人相遇,各问所生子女几何。一曰:“五女。”一曰:“一子。”生女者曰:“一子是险子。”生子者怒曰:“我是蚬子,强如你养了许多肉蚌。” -
说谎兄弟
从前有一对人人厌恶的说谎兄弟。一次,兄对弟说:“你我得跳下清水河中,洗去谎言,才能做人。”于是哥哥暗里在怀中揣上一片牛肉后,先跳人水中,不大工夫,爬上岸来,嘴里嚼着什么。弟弟间道:“哥哥,你吃什么呀?”哥哥道:“我刚才到了水府,正碰上龙王设宴做寿,赏我一片牛脯。”弟弟赶紧投入水中,不想碰在石上,碰得头破血流。哥哥问什么缘故,弟弟告诉他说,“你饱我受苦,冤我偷牛脯:说谎招恶报,当头劈一斧。” -
手硬
有相士对人谈相云:“男手如枪,女手如姜,一生吃不了米饭,穿不了衣裳。”一人喜曰:“若是这等说,我房下是个有造化的。”人问:“何以见得?”答曰:“昨晚在床上,嫌我不能尽兴,被他打了一掌,今日还是辣渍渍的。” -
门客避讳
五代时冯瀛王门客讲《道德》首章时,有两句为“道可道,非常道”。而“道”字正好为冯名,门客怕冒犯,讲解时就说:“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
纳茄
一妇昼寝不醒,一人戏将茄子纳入牝中而去。妇觉,见茄在内,知为所欺,乃大骂不止。邻妪谓曰:“其事甚丑,娘子省口些罢。”妇曰:“不是这等说,此番塞了茄儿不骂,日后冬瓜葫芦便一起来了。”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