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孙子秀(一二一二~一二六六),字元实,余姚(今属浙江)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调吴县主簿。历滁州教授,知金坛县,通判庆元府,知衢州、常州、婺州。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由浙西提刑迁安抚使(《宝庆会稽续志》卷二)。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以太常少卿兼知临安府,寻罢。二年卒,年五十五。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四九、《黄氏日抄》卷九六、《安抚显谟少卿孙公行状》。今录诗二首。
朝代:(宋)
孙子肃,名未详,晋陵(今江苏武进)人(《章泉稿》卷一)。与赵蕃多有唱和。
朝代:(宋)
孙山,吴人,善滑稽。以“解名尽处是孙山”一联,后来成为“名落孙山”之成语。事见《过庭录》。
朝代:(宋)
孙仅(九六九~一○一七),字邻几,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为舒州团练推官,召直集贤院。景德初为开封府推官、判官。后迁右正言、知制诰。出知永兴军。大中祥符元年(一○○八)知审刑院,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权知开封府,改左谏议大夫,出知河中府。归朝复领审刑院。天禧元年卒,年四十九。有集五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朝代:(宋)
孙介(一一一四~一一八八),字不朋,号雪斋野叟,余姚(今属浙江)人。应时父。幼从胡宗伋学。既冠,授书自给,不事科举。孝宗淳熙十五年卒,年七十五。有《雪斋野语》数十卷,已佚。事见《烛湖集》附编卷下宋沈焕《承奉郎孙君行状》、宋楼钥《孙君墓铭》。今录诗二十首。
朝代:(宋)
孙元方,真宗景德间为开封府兵曹(《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六之四),大中祥符初官殿中丞。干兴元年(一○二二),因嘱丁谓党,以权盐铁判官、工部郎中知宿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
朝代:(宋)
孙元卿,字东伯,乐清(今属浙江)人。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历太学正(《攻媿集》卷三九《主管户部架阁孙元卿太学正》)。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除武学博士(《止斋集》卷一八)。官至国子监丞。事见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今录诗三首。
朝代:(宋)
孙升(一○三八~一○九九),字君孚,高邮(今属江苏)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清雍正《高邮州志》卷七)。历盱眙主簿、泰州判官、真定府路安抚司勾当公事。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为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四),迁殿中侍御史,出知济州。逾年,提点京西刑狱。召为金部员外郎,复拜殿中侍御史,进侍御史,擢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以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哲宗绍圣初,削职,知房州、归州,累贬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元符二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六),年六十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有《春秋传》若干卷(宋杨时《龟山集》卷二五),已佚。居汀州时与刘延世语时事,延世录为《孙公谈圃》三卷。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