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孙汝勉,字堂夫,号竹村,宁德(今属福建)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武举特奏名。官终监镇(明嘉靖《宁德县志》卷三)。
朝代:(宋)
孙迈,太祖干德元年(九六三)授赤县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以太常博士知扬州,次年改知池州(《骑省集》卷二六《崇道宫碑铭》)。至道间知江州(《庐山记》卷二)。今录诗五首。
朝代:(宋)
孙邦,新城(今属浙江)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明万历《杭州府志》卷一○七)。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婺州教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以左朝奉郎充奉使书状官(同上书卷七二)。六年添差通判平江(同上书卷一○六)。十一年由江西路转运判官放罢(同上书卷一四一)。今录诗六首。
朝代:(宋)
孙伯温,字南叟,丰城(今属江西)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江西诗征》卷一七)。历南城簿、龙城教官,知新昌县、临湘县。事见《诗人玉屑》卷一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四。
朝代:(宋)
孙何(九六一~一○○四),字汉公,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与丁谓齐名。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通判陕州。入直史馆,迁秘书丞,为京西转运副使。历右正言、右司谏。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为京东转运副使,徙两浙转运使。景德元年知制诰、掌三班院,卒,年四十四。有文集四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朝代:(宋)
孙应凤(?~一二六一),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调德化县尉,迁将作监簿。景定二年知江阴军,卒。事见《至顺镇江志》卷一八、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清干隆《德化县志》卷二。今录诗六首。
朝代:(宋)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朝代:(宋)
孙应求,字伯起,余姚(今属浙江)人。介子、应时长兄。乡贡进士。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三五。今录诗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