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令狐俅(一○四一~一一一○),字端夫,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挺子。以父荫试将作监主簿。历郓州司户参军、濮州雷泽县尉、洺州曲周县令、监汝州洛南稻田务。废而家居,又起为泾原路转运司勾当公事。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从军灵武。后为处州松阳县令、环州录事参军。迁武胜军节度推官,未行,以疾致仕。徽宗大观四年卒于汝州,年七十。事见《西台集》卷一二《令狐端夫墓志铭》。
朝代:(宋)
令狐挺(九九二~一○五八),字宪周,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仕吉州军事推官,迁荆南府节度掌书记,监鄂州茶场。擢通判延州,知彭州,改提点两浙路刑狱公事,后又知秀州、单州。嘉祐三年卒,年六十七。事见《西台集》卷一二《令狐公墓志铭》。
朝代:(宋)
令狐揆,字子先,安陆(今属湖北)人。曾为山南东道节度推官,监本州税。岁满还里,卜筑于涢溪之南,耕钓之外,著书弹琴而已,尝入城至集贤张君房之第借书。著有《易说精义》等,已佚。事见《麈史》卷中。
朝代:(宋)
冯山(?~一○九四),字允南,初名献能,安岳(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两宋名贤小集》卷七五《安岳吟稿》序)。神宗熙宁中为秘书丞、通判梓州。九年(一○七六),邓绾荐为台官,不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哲宗元祐间,范祖禹荐于朝。绍圣元年卒(《安岳集》刘光祖序),官终祠部郎中,追赠太师。有文集三十卷,今存诗十二卷。事见《宋史》卷三七一《冯澥传》。 冯山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安岳集》为底本,校以一九一五年南城李氏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冯安岳集》(简称宜秋馆本)、清汪文柏跋清钞本《安岳冯公太师文集》(简称清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安岳吟稿》(简称小集)。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朝代:(宋)
冯介,新繁(今四川新都西北)人。仁宗庆历间进士。事见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三三。
朝代:(宋)
冯元(九七五~一○三七),字道宗,南海(今属广东)人。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为临江县尉,会诏择明经,擢国子监直讲(《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六),迁太子中允,直龙图阁预内朝。天禧初,兼判礼部、吏部南曹。仁宗即位,历会灵观副使、知通进银台司、判登闻检院、同判国子监。预修《三朝正史》,为翰林学士。明道元年(一○三二)罢知河阳,不久即召复原职。景祐四年卒,年六十三。谥章靖(《景文集》卷六二《冯侍讲元行状》)。《宋史》卷二九四、《宋史新编》卷九一并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