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冯取洽,字熙之,号双溪翁,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淳佑初前后在世。工词,常与黄升唱和。《花庵词选》中录他的词五首。
朝代:(宋)
冯坦,字伯田,一字然明,号秀石,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榷江津夹漕务,龙湾酒库。晚年寓桐江。事见《桐江集》卷一《冯伯田诗集序》。今录诗十首。
朝代:(宋)
冯信可(九八五~一○七五),字损之,长乐(今福建福州)人,后徙居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举不第,退而讲学。神宗熙宁八年卒,年九十一。所著歌诗若干卷藏于家,今不传。《净德集》卷二六有《冯先生墓志铭》。
朝代:(宋)
冯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济,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隆平集》卷四本传)。历知数州。真宗咸平四年(一○○一)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景德二年(一○○五)拜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三)。以疾罢。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知河南府(《隆平集》卷四)。七年,除御史中丞,又以疾出知陈州。天禧四年(一○二○)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充枢密使,进左仆射。仁宗天圣元年罢相,出判河南府(同上书),卒,年六十六。谥文懿。《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朝代:(宋)
冯钢,字仲柔,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余杭县丞。事见《剑南诗稿》卷三四《冯县丞挽歌词》。
朝代:(宋)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清干隆《鄞县志》卷二三)。仁宗时为开封府推官(宋王珪《华阳集》卷三八《司封员外郎冯浩可开封府推官制》)。皇祐二年(一○五○)迁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三二)、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七)。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九二)。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拜光禄卿,提举崇禧观(同上书卷三○七)。今录诗三首。
朝代:(宋)
冯起,太宗淳化元年(九九○)官右正言、直史馆,自西川转运使召入守本官知制诰,后出知濮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一三)。四年,为诸路巡抚(同上书职官五○之一)。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祠部郎中(同上书仪制三之五)。真宗咸平三年(一○○○),知梓州,徙襄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景德二年(一○○五),知澶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一九)。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以授户部侍郎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二)。
朝代:(宋)
冯晦,字文显,英德(今属广东)人。有《南山杂咏》,已佚。事见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