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
冯开元,号普慈,眉山(今属四川)人(《东林山志》卷二二)。
朝代:(宋)
冯去非(1192~1272以后),字可迁,号深居,南康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为淮东转运司干办。宝祐四年(1256),召为宗学谕。丁大全为左谏议大夫,三学诸生叩阍言不可,理宗下诏禁戒,且立石三学,去非独不肯书名。宝祐五年(1257),罢归庐山,不复仕。景定三年,为范晞文《对床夜语》作序,并有书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论诗以气节自尚。年八十余卒。去非与丞相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抗善。吴文英有词与之唱酬。《全宋词》从《阳春白雪》中辑其词三首。《宋史》有传。
朝代:(宋)
姚镛(1191~?)(生年据集中《继周圹记》‘馀年将四十而鳏’推定),字希声,号雪篷,又号敬庵,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诗词,有《雪篷集》一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朝代:(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朝代:(宋)
冯去辩,字可讷,与岳珂有唱和。事见《浩然斋雅谈》。
朝代:(宋)
冯平,郡望始平(今陕西兴平)。仁宗时曾以比部员外郎知眉州(《欧阳文忠公集》卷八○《比部员外郎知眉州冯平转虞部员外郎制》),以驾部郎中致仕。庆历末,与杜衍等人为睢阳五老会,时年八十七。事见《睢阳五老图诗序》。
朝代:(宋)
冯必大,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江宁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
朝代:(宋)
冯伉,字仲咸,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知商州,真宗咸平三年(一○○○)知福州,卒于任。文辞清丽,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事见《小畜集》卷二○《商于驿记后序》及《宋史》卷四七八《冯谧传》。
朝代:(宋)
冯兴宗(一一七六~一二三七),字振甫,慈谿(今浙江慈溪东南)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为江阴军司理参军(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袁甫持节江左,聘为象山书院堂长。理宗嘉熙元年卒,年六十二。事见《蒙斋集》卷一八《冯君振甫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