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古 非 今
以古非今
已阅 6536 次 |
喜欢 6243 次 ❤
释 义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出 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
故 事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席,庆贺自己寿辰,六十位博士前来拜寿。酒宴开始以后,远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并非他们故意彼此不一样,而是由于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如今天下己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应当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应当学习法令。现在读书人不学今而效古,用古法来诽谤当朝,这就是扰乱民心。为此,我请求陛下让吏官把不是秦国的书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握的之外,天下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部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有敢在一块谈论《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用古代的人来否定攻击今天的现实的,就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道而不举报的以同罪论处。下今后三十天仍不烧书的,要判以重刑。所不取缔的是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可以拜官吏为师。”秦始皇赞成李斯的建议,下诏说“可以”。
接 龙
- 以古非今 ➤
- 今愁古恨 ➔
- 恨之入骨 ➔
- 骨腾肉飞 ➔
- 飞蓬随风 ➔
- 风花雪夜 ➔
- 夜长梦多 ➔
- 多多益善 ➔
- 善始善终 ➔
- 终南捷径 ➔
- 径情直行 ➔
- 行尸走肉 ➔
- 肉跳心惊 ➔
- 惊涛骇浪 ➔
- 浪子回头 ➔
- 头童齿豁 ➔
- 豁然开朗 ➔
- 朗朗上口 ➔
- 口沸目赤 ➔
- 赤胆忠心 ➔
- 心乱如麻 ➔
- 麻木不仁 ➔
- 仁浆义粟 ➔
- 粟红贯朽 ➔
- 朽木不雕 ➔
- 雕章镂句 ➔
- 句比字栉 ➔
- 栉风沐雨 ➔
- 雨过天青 ➔
- 青梅竹马 ➔
- 马仰人翻 ➔
- 翻然改图 ➔
- 图穷匕见 ➔
- 见兔顾犬 ➔
- 犬马之劳 ➔
- 劳师动众 ➔
- 众口铄金 ➔
- 金舌蔽口 ➔
- 口讲指画 ➔
- 画虎类狗 ➔
- 狗吠非主 ➔
- 主情造意 ➔
- 意气用事 ➔
- 事预则立 ➔
- 立此存照 ➔
- 照猫画虎 ➔
- 虎踞龙盘 ➔
- 盘根错节 ➔
- 节用裕民 ➔
- 民胞物与 ➔
- 与虎谋皮 ➔
- 皮里春秋 ➔
- 秋水伊人 ➔
- 人弃我取 ➔
- 取而代之 ➔
- 之死靡他 ➔
- 他山之石 ➔
- 石破天惊 ➔
- 惊惶失措 ➔
- 措置裕如 ➔
- 如日中天 ➔
- 天上石麟 ➔
- 麟趾呈祥 ➔
- 祥麟威凤 ➔
- 凤毛济美 ➔
- 美人迟暮 ➔
- 暮云春树 ➔
- 树大招风 ➔
- 风雨同舟 ➔
- 舟中敌国 ➔
- 国色天香 ➔
- 香火因缘 ➔
- 缘木求鱼 ➔
- 鱼贯而入 ➔
- 入吾彀中 ➔
- 中馈犹虚 ➔
- 虚有其表 ➔
- 表里如一 ➔
- 一之为甚 ➔
- 甚嚣尘上 ➔
- 上行下效 ➔
- 效颦学步 ➔
- 步履维艰 ➔
- 艰苦卓绝 ➔
- 绝妙好辞 ➔
- 辞穷理屈 ➔
- 屈指可数 ➔
- 数见不鲜 ➔
- 鲜车怒马 ➔
- 马到成功 ➔
- 功行圆满 ➔
- 满园春色 ➔
- 色授魂与 ➔
- 与狐谋皮 ➔
- 皮相之见 ➔
- 见仁见智 ➔
- 智圆行方 ➔
- 方寸之地 ➔
- 地大物博 ➔
- 博士买驴 ➔
- 驴前马后 ➔
- 后继无人 ➔
- 人微言轻 ➔
- 轻虑浅谋 ➔
- 谋为不轨 ➔
- 轨物范世 ➔
- 世风日下 ➔
- 下里巴人 ➔
- 人微权轻 ➔
- 更多接龙 ➤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 孝感诗,为吕运使题
- 迎寄韩鲁州(瞻同年)
-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一
- 杂曲歌辞 清平调
- 江行
- 句 其一
- 浣溪沙 其三 生朝和昌甫韵
- 凤栖梧/蝶恋花 其二 寿外舅
- 往姑苏与友人别杭州
- 送金景茂之凤阳
- 结袜子 其二
- 江夜
- 读弇州山人集二首 其二
- 代寿黔公 其一
- 飞云楼斋中即事
- 钦和御制暑月民劳律诗一首
- 绥德城下作
- 潇湘楼杂忆 其九
- 二月廿九日秋审过堂抚辕大堂外设公案三座邵小村中丞居中位余与藩司居东西位恭纪
- 为何翙高兵部藻翔题象山图 其四
- 书斋四咏 其二 盆中水仙
-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 其六
- 丙申岁仲夏洪稚存来自毗陵访予寓斋用王荆公和王微之登高斋韵奉赠
- 高阳台 访媚香楼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