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笑林

庆生

  松江有妪诞辰,子侄辈商所以庆生者。一曰:“叫伙戏子与渠汤汤,好弗热闹。”一曰:“个非阿娘所好,弗如寻几个和尚,与渠笃笃倒好。”

  • 无头诉冤

      艾子梦见自己飞入仙境,拜见了天帝。他看见一个人全身戎装,腰际别着宝剑,可是没有脑袋,颈血淋淋漓漓流下来,手上拿着奏章,跪在地上禀告道:“我是秦国的樊于期,死得很冤枉。我因得罪秦国而逃亡到燕国,为帮助荆轲刺杀秦王借给他脑袋一个,至今连本带利都没归还。这件事可由燕国太子丹证明,恳请帮助我追还这笔债。”天帝看了他的状子,皱着眉想了一会,说:“荆轲他自己的手和脚都给砍掉了,至今无法讨还,哪里顾得上归还你的脑袋呢?”樊于期只得告辞。艾子也梦醒了。
  • 谢郎中

      有害赤眼者,百方治之不效。或教以用尿除头去尾,抹之即好,如言用后果愈。一日小便,手握阳具而言曰:“亏你医好我眼,欲折顶巾你戴,你头忽大忽小,做件衣你穿,你身时长时短。”人问为何自言自语,答曰:“我在此打点谢郎中。”
  • 新雷公

      雷公欲诛忤逆子,子执其手曰:“且慢击。我且问你还是新雷公,还是旧雷公?”雷公曰:“何谓?”其人曰:“若是新雷公,我竟该打死。若是旧雷公,我父忤逆我祖,你一向在那里去了?”
  • 善对

      有游湖者,见岸上有儿马厥物伸出,因同行中一友善对,乃出对曰:“游湖客偶睹马屌。”友即回对曰:“过江人惯肏牛屄。”
  • 漂白眼

      一漂白眼与赤鼻头相遇,谓赤鼻者曰:“足下想开染坊,大费本钱,鼻头都染得通红。”赤鼻答曰:“不敢也,只浅色而已。怎如得尊目,漂白得有趣。”
  • 怕狗

      客至乏仆,暗借邻家小厮掇茶。至客堂后,逡巡不前,其人厉声曰:“为何不至?”僮曰:“我怕你家这只凶狗。”
  • 水的骨头

      苏东坡问王荆公:“‘坡’字何义?”王荆公道:“‘坡’者‘土’之‘皮’。”东坡笑道:“以此类推,‘滑’者‘水’之‘骨’?”荆公无以应对。
  • 咬牙

      有姑媳孀居,姑曰:“做寡妇,须要咬紧了牙根过日子。”未几,姑与人私,媳以前言责之。姑张口示媳曰:“你看,也得我有牙齿方好咬。”
  • 一齐动手

      县官和县丞都是贪污老手,只有县尉是个清官。一天,三人在县衙里小宴。县官、县丞酒足饭饱,心满意足,便叫乐工演奏起音乐来,县官、县丞随着音乐婆娑起舞,县尉却呆坐一旁,视而不见。县官叫道:“为什么不动手?来,来,来,一齐动手,活活血脉,助助消化!”县尉答道:“你和县丞已动手了,我再动手,老百姓就没法活了!”
  • 庸医应对

      有个庸医医死了人,被绑拿到官府,庸医抵赖,诈称是个儒生。县官说:“即是儒生,请对上两对子。”庸医无奈,只得连连说好。县官道:“银顶三檐伞。”对道:“金丝万应膏。”官家已听出苗头,接着说:“李千株桃万株,遇景而开。庸医想了半天,最后答道:“姜两片枣三枚,带温而服。”县官已清楚这人的职业,乐得笑出了声,大声说:“胡说胡说!”庸医赶紧抢过话头说:“只因服得太多,所以病热狂言。”
  • 夫妻吵架

      一天深夜,有一对夫妻在吵架…。夫:好了,别再闹了,三更半夜会吵到邻居。妻强辩道:一夜五更,半夜明明是两更半,为何说三更?争执了一会儿,夫认为妻无理取闹,怒掴妻一耳光!妻大喊:救命啊,三更半夜打死人了!夫:早说三更半夜何必挨打。从前有一个人,他拉肚子已经很久了,旁边的阿三告诉他一个偏方:用粪车的竹条熬水喝.这个人回去试了一下,但是拉得更厉害了.他去找阿三,阿三叹了口气说道:"那么大的一车粪,竹条都能挡着,却挡不着你那一点,唉.我也就没有办法了."有客人来访,谈至中午,主人借故进里屋吃了饭.出来后没事一样有说有笑.客人心里明白,抬头望着屋粱.说:"上面被虫子蛀的很厉害.""我怎么看不出来?"客人道:"当然了,他在里面吃的!"从前有一个人,天天找不到什么事做,就只知道找些事情难别人.给人惹麻烦之类的.有一天,他又到外面去逛,走路故意一晃一晃?这时远处有一个正在耕田的农民狠狠地给了牛一鞭子,骂道:"没用的东西,走路东倒西歪的,成什么样子."这个人听了,心想:"这不是明着骂我吗?哼,我一定要把你骂个狗血淋头."他怒气冲冲地走到农民面前,正要发火,时却看到农民从地上捡起一块泥巴就往牛屁股里塞,他忍不着笑了起来,问道:"喂,你这是干什么啊?"那个农民嘿嘿一笑,说道:"我早知道他要拉稀,就先捡块泥巴把它赌着!"张三外出,临行前对儿子说:"若有人问你令尊,你就说出远门去啦."他又怕儿子忘记,就写了张纸条交给儿子,然后就走了.儿子怕忘记,不进把纸条取出来看,到了第三天,儿子在灯下看的时候不小心把纸条烧了.第四天,忽然有客到,问起令尊.儿子忙找纸条,当然没找到,于是说:"没了."客人大惊,问道:"几时没的?"儿子想了一下,说道:"昨晚就烧掉了."从前啊,有个人,带他儿子去朋友家作客。到了朋友家,朋友的儿子好热情哦,“嗨,世伯世伯 ̄”,就把他们给接进了院子。老爸看见院子里拴了头牛,那个壮啊,就说,“你家这牛好壮哦”。朋友儿子答道:“小小畜牲,何足挂齿?”老爸又问道:“你爸呢?”答到:“去山上和老和尚下棋,今晚在寺里过夜”。抬头看见有幅画不错,问道:“这是什么画”?答:“唐朝古画”。老爸回去后教儿子说:“你看看人家小孩,多会说话。”儿子不服气,“唏,我也会。下次别人来的时候,你先别慌出来,在后面听着。”过了两天朋友回访。朋友问儿子:“你老爸呢?”“小小畜牲,何足挂齿?”“那你老妈呢?”“在山上和老和尚下棋,今晚在寺里过夜”。“啊?!”。老爸再也忍不住了,跳出来啪就是一个巴掌,“这是什么话?”儿子摸摸脸颊,“唐朝古话”。有个人的耳朵,总是挨老婆拧,不是这只红,就是那只肿.有朋友来作客,看见他耳朵一红一肿,便说:"你的耳朵怎么了?"他说:"家里闹老鼠,半夜咬的."话音刚落,老婆从屋里跑出来,一把又扭着他的耳朵说:"好大的胆子,还敢骂我是老鼠!"从前,有一个人去看相,看相人一边摸着手看相,一边说:"男子手如绵,身边有余钱,妇女手如姜,财物堆满箱."这个人听了大喜,说:"太好了,我的老婆的手就是如姜啊!"看相人问道:"何以见得你老婆的手象生姜?"这个人说道:"我昨天被她打了一个嘴巴,到现在还火辣辣的呢!"张三最怕老婆,但又好面子,有一天,他的朋友李四在外面取笑他,说他怕老婆.张三说道:"才不会呢,我家里我老婆什么都听我的."李四不信,就和他约好第二天到这个人的家里去.张三回到家里,求老婆道:"老婆,明天李四要来,你就给我一个面子吧.到时候李四来了,我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等他走后,你想对我怎样就怎样.行不行."刚开始的时候张三的老婆还不答应,但张三死皮赖脸地求,就答应了.李四来了后,张三的老婆果然很听话,李四大为感动,玩了老半天才走.李四前脚一出门.张三的老婆就拿出一根木棍,叫张三趴在板凳上打屁股.李四突然想起忘了拿草帽,回来一见,大吃一惊,问张三道:"这是怎么回事?"张三说:"她要把这条板凳劈了当柴烧,说是晚上要给我煮饺子下洒,可这板凳是我家的祖业,哪怕她把我打死,我也不能让她劈掉."有个将军,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但很怕老婆,常常在作战的关键时候总被他的老婆叫回去.他的部下为之愤愤不平,于是约定好一个日子,由将军把队伍集合起来,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地走向将军府,把算给将军壮胆,压压夫人的气焰.到了将军府以后,夫人出来看见自己的丈夫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大队人马,见了自己也不下马,大怒道:"你要干什么?"将军吓得掉下马来,赶紧说道:"在下已经把队伍集合完毕,请夫人阅兵."张三是个教书先生,尽教别字,最后就没人请他了,只得讨了个老婆种地为生,但他什么活都不会干.老婆天天骂他,他因为怕老婆所以一直抬不起头来.有一天,他老婆叫他去犁田,他把牛拉到田里,对牛大叫:"犁田,犁田."但是牛根本就不理他.过了一会儿,他的老婆过来看到了,把他臭骂艘欢?然后自己给牛上好套,挥起鞭子就开始犁起地来.张三在旁边看了,恍然大悟道:"哦,原来我以为我一个人怕老婆,原来牛也怕老婆."一猴子对主人说:"我不想当猴子了,想当人."主人说:"你要当人,须把全身的毛拔了."猴子说:"行."主人拿来镊子来拔,刚拔一根,猴子就疼得嗷嗷直叫,就不愿再拔了.主人说:"你一毛都不肯拔,如何能够做人!"从前有个牛皮先生,自以为很会说,他听说邻村有一个种田的比他还会说,当众夸下海口,说:"哼,说赢他,只要半张嘴就行了."第二天,牛皮先生就去找那个种田的,并故意把嘴用纸糊了一半,正好碰到种田人的孩子,便问:"你爹呢?"小孩说道:"我爹耕田去了.""到哪里耕田?""锅沿上.""那耕什么田啊?""耕锅巴!""嘻嘻,"牛皮先生感到好笑说:"那不怕牛屎掉进锅里去吗?"『⑺?"不要紧,牛屁股用纸糊着呢."牛皮先生听后,气昏过去了.从前有个人,不学无术,却爱装文雅.有一天,有个人告诉他最近断弦了,他不懂得什么是断弦,只得附和着.那人观其脸色,便说:"女人死了."过了几日,这个人的母亲不幸病故了.别人见他身着孝服,问他:"怎么了?"他文质彬彬地回答说:"断弦了."人家说:"断弦?你怎么穿起孝服来了?"他想了一下说道:"我断了老弦!"
  • 掇桶

      一人留友夜饮,其人蹩额坚辞。友究其故,曰:“实不相瞒,贱荆性情最悍,尚有杩子桶未倒,若归迟,则受累不浅矣。”其人攘臂而言曰:“大丈夫岂有此理!把我便——”其妻忽出,大喝曰:“把你便怎么?”其人即双膝跪下曰:“把我便掇了就走!”
  • 木匠

      一匠人装门闩,误装门外,主人骂为“瞎贼”。匠答曰:“你便瞎贼!”主怒曰,“我如何倒瞎?”匠曰:“你若有眼,便不来请我这样匠人。”
  • 监生自大

      城里监生与乡下监生。各要争大。城里者耻之曰:“我们见多识广,你乡里人孤陋寡闻。”两人争辨不已,因往大街同行,各见所长。到一大第门首,匾上“大中丞”三字,城里监生倒看指谓曰:“这岂不是丞中大?乃一徵验。”又到一宅,匾额是“大理卿”,乡下监生以“卿”字认作“鄉”字,忙亦倒念指之曰:“这是乡里大了。”两人各不见高下。又来一寺门首,上题“大士阁”,彼此平心和议曰:”原来阁(各)士(自)大。”
人物图谱
人物链接
世界艺术
海上维纳斯
文玩手办
影相集珍
  • 斗彩鸣凤盘
  • 精美青花瓷珍品
  • 双龙戏首对玉环
  • 精品猴面古玉饰
  • 明清雕字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