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士谔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已阅 24156 次 |
喜欢 2236 次 ❤
更 多
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
晓风山郭雁飞初,霜拂回塘水榭虚。鼓角清明如战垒, 梧桐摇落似贫居。青门远忆中人产,白首闲看太史书。 城下秋江寒见底,宾筵莫讶食无鱼。
-
忘怀不使海鸥疑,水映桃花酒满巵。|亭上一声歌白苎,野人归棹亦行迟。
-
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 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 忘怀不使海鸥疑,水映桃花酒满卮。 亭上一声歌白苎,野人归棹亦行迟。
-
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倚阑干。
-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 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 雨馀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
曲水三春弄彩毫,樟亭八月又观涛。|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
-
柏寝闭何时,瑶华自满枝。天清凝积素,风暖动芬丝。 留步苍苔暗,停觞白日迟。因吟茂陵草,幽赏待妍词。
-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轩裳烦吏职,风物动心期。 清镜开尘匣,华簪指发丝。南宫有高步,岁晏岂磷缁。
-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人物链接
- 抱一歌
- 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三
-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 杂曲歌辞 长干行
- 下第后夷门乘舟至永城驿题
- 赋成中丞临川侍郎西园杂题十首 其三 牡丹
- 题蔡中卿青在堂二首 其二
- 答景严咏山居夹道种松
- 初夏杂兴四首 其三
- 自君之出矣五言二首 其一
- 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 其一
- 汉阳二律皇陵宫殿木舟运汉阳夏口周进士仲方沽酒来别命二题各作联句 其二 卖菜声
- 诞日柬同社过酌 其一
- 清远晚泊即事
- 欹湖马长官督学湖南送以春风一章
- 孤儿行
- 六幕山访南宋宫入斜 其四
- 狗肉贵
- 望江南・忆江南
-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七二
-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櫂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九
- 杂兴四首 其二
- 春晓山行马上口占 其一
- 满江红(癸亥九日)
- 【双调】拨不断_老书生、小